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Sylviinae |
科中文名 |
莺亚科 |
属名 |
Cettia Bonaparte,1834 |
属中文名 |
树莺属 |
学名 |
Cettia diphone canturians(Swinhoe) |
中文名 |
日本树莺 |
英文名 |
Japanese Bush Warbler |
俗名 |
短翅树莺、树莺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Arundinax canturiians Swinhoe,1860,Ibis 2:52(模式标本采集地:中国福建厦门)。
Horeites cantans canturians,Rothschild,L.,l926,P.284。
Cettin diphone canturians,Ali,S.& Ripley,S.D.,l973,8:8;Howard,R.& Moore,A.,l980,p.438;Mayr,E.& Cottrell,G.W.,l986,11:7;郑作新,1987,P.766;1994.P.138;彭燕章等,l987,P.346。
|
鉴定特征 |
体形较大。翅长♂♂72~79mm;♀♀59~64mm;上体棕褐色,头顶沾棕或棕栗色;眉纹淡棕白,贯眼纹暗褐色;下体污白,多少渲染黄褐色;胸侧和胁部较浓著。两性相似,但雌鸟体形显著较小。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有8亚种(Mayr & Cottrell,1986)或12亚种(Howard & Moore,1980)。中国分布5亚种(郑作新,l994),云南记录1亚种。 |
采集地 |
勐腊1960.3.10.;新平者龙l977.11.12.;景东董家山1957.3.29.。 |
形态描述 |
雄性成鸟:前额、头顶至后枕棕栗红色;眉纹淡棕白色;贯眼纹暗褐色;后颈、背、肩和尾上覆羽棕褐色;翅上覆羽和飞羽外(甲+羽)棕栗红色,飞羽内(甲+羽)暗褐色;尾羽暗褐,中央尾羽表面渲染棕栗红色;颊和耳羽锈褐,斑杂皮黄白色;颏、喉污白,沾淡黄褐色;胸和腹淡黄褐色;两胁、覆腿羽和尾下覆羽深黄褐色;翅缘、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
雌性成鸟:羽色与雄鸟相似,但体形显著较小。
虹膜暗褐;上嘴黑褐,下嘴肉黄色,尖端较暗;跗蹠和趾肉褐色,爪浅褐色。
|
分类讨论 |
在云南所采标本与采自东北帽儿山的borealis亚种标本相比较,上体显著多棕褐色,头顶全呈棕栗色;胸侧和胁部的黄褐色渲染也较浓著,与郑作新(1966)所述相符。 |
分布地 |
勐腊、景东、蒙自、新平,为旅鸟或冬候鸟。省外分布于甘肃南部武山、东南部天水,山西南部,陕西南部秦岭、汉中、宁陕、汉阴,四川南江、万源、城口、苍溪、雅安、峨眉、九龙,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和浙江等省区,为繁殖鸟;贵州、湖南、广东和海南,为旅鸟、冬候鸟。国外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地。 |
生态学 |
栖息于林缘灌丛、草丛和田坝区的灌丛、草丛之中。单个活动,觅食昆虫。剖检l鸟胃,胃容物中见有鞘翅目甲虫和鳞翅目蛾类。据王香亭(1991)记述,其食物有鞘翅目叩头甲、象甲、步行甲及金龟甲,双翅目、膜翅目昆虫及杂草种子。
采集地海拔600~1800m。资源状况为稀有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