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Neetariniidae |
科中文名 |
太阳鸟科 |
属名 |
Aethopyga Cabanis,1851 |
属中文名 |
太阳鸟属 |
学名 |
Aethopyga siparaja seheriae(Tickell) |
中文名 |
黄腰太阳鸟 |
英文名 |
Yellow—backed Sunbird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Nectarinia(sic)seheriae Tiekell,1833,Joum.As.Soc.Bengal 2:577(模式标本采集地:印度的Seheria,Borabham)。
Aethopyga siparaja seheriae,Ali,S.& Ripley,S.D.,l974,10:47;Howard,R.& Moore,A.,l984,p518;Paynter,R.A.,l967,12:278;Smythies,B.E.,l986,p.384;李桂垣等,1982,13:129~132;彭燕章等,l987,P.410~41 1,
|
鉴定特征 |
全长96~149mm。雄鸟背、喉和胸均朱红色;前额、髭纹和尾羽辉亮绿色;腰鲜黄;腹部灰绿染黄。雌鸟上体橄榄绿;尾羽具不明显的白端斑。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共有l6亚种(Howard&Moore,1980),我国有4亚种(李桂垣等,
1982),云南有3亚种。
|
采集地 |
潞西:芒市l962.4.26.,遮放1962.4.5.;永德大雪lll l964.4.16.;耿马四方井l960.4.21.,l964.5.19.;双江勐峨l964.6.23.;镇康l960.4.20.;景东:董家山1957.3.29.,蚂蟥箐1957.1.12.,灰窑l957.5.14.,林街l964.5.21.~8.2.,l976.1 1.13.;景谷勐戛l960.3.13.;永平l960.5.10.;孟连l962.12.1 1~l2.;景洪:车里1960.1.20.,橄榄坝1960.4.6.一5.6.,普文l960.4.28.;勐海:勐阿1960.1.30.~3.8.;勐腊:城郊1959.4.28.~6.28.,l960.2.24.~5.10.,l983.6.22~25.,勐仑l959.3.30.~4.4.,勐仑曼岗l959.12.19.,l960.2.6.,勐捧l960.2.29.;绿春大红山1972.5.23.;金平勐拉1956.4.20.。 |
形态描述 |
雄性成鸟:前额金属亮绿色;后头灰绿褐色,有的羽端沾暗红;头和颈的两侧、肩羽、背以及中、小覆羽暗红;腰鲜黄色;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表面概亮绿而具金属光泽,羽基隐蔽部分和外侧尾羽黑褐;飞羽、初级覆羽及大覆羽暗褐,具橄榄黄色羽缘;髭纹蓝紫,具金属反光;颏至胸朱红色;腹部及尾下覆羽灰橄榄绿黄色;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而微沾黄色。
雌性成鸟:整个上体灰橄榄绿;冠部羽基灰褐;腰多缀以绿黄色;尾羽暗褐,外缘以橄榄绿黄色;外侧3对尾羽具浅色先端;下体灰色沾淡灰橄榄黄;有的标本喉及两胁较腹部少沾黄色。
雄性幼鸟:上体橄榄绿;尾羽黑褐而具橄榄黄羽缘,外侧3对尾羽内(甲+羽)先端白色;暗褐,外缘橄榄黄;头侧沾浅绿黄色;颏、喉中央朱红;其余下体灰而微染绿黄色。
雌性幼鸟:与雌性成鸟相似,但头部几呈灰褐色;上体较暗,少染黄色;尾羽暗褐,外侧3对尾羽具白色端斑;头侧较冠部多灰色;喉灰,稍沾绿黄;下体浅灰而染以淡绿黄色。
虹膜棕红;上嘴黑褐,下嘴角黄;跗蹠、趾和爪黑褐。
|
分类讨论 |
郑作新(1987)将本亚种列为viridicauda亚种的同物异名,我们对比了保山坝湾(1 ♂)和潞西至西双版纳的一系列标本,seheriae皿种腹部橄榄绿黄色显著,腹部少灰,而viridicauda亚种腹部污灰,少橄榄绿黄色。故将seheriae亚种恢复。 |
分布地 |
潞西、永德、耿马、沧源、镇康、永平、双江、孟连、景东、景谷、元江、思茅、勐海、景洪、勐腊、绿春、金平,为留鸟。省外未见分布。国外分布于印度北部、孟加拉国,南抵缅甸中部、泰国北部、越南北部。 |
图像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