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段 | 内容 |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 科名 | Neetariniidae |
| 科中文名 | 太阳鸟科 |
| 属名 | Aethopyga Cabanis,1851 |
| 属中文名 | 太阳鸟属 |
| 学名 | Aethop)ga ignicaud,t ignicauda(Hodgson) |
| 中文名 | 火尾太阳鸟 |
| 英文名 | Fire—tailed Sunbird. |
| 亚种判定 | 是 |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 引证信息 | Cinnyris ignicauda Hodgson,1837,Ind.Rev.2:273(模式标本采集地:尼泊尔)。 Aethopyga ignicauda exultarut Stuarl Baker,1925,Bull.Brit.Om.Cl.46:13(模式标本采集地:中国云南西北部龙川江与怒江之问山地)。 Aethopyga ignicauda ignicauda,Howard,R.& Moore,A.,l980,P.519;Paynter,R.A.,l967,12:282;Stuart Baker,1926,3:383;Smythies,B.E.,l986,P.385;Vaude,C.,l959,P.560;李桂垣等,l982,13:132~134;郑作新,1987,P.926;彭燕章等,1987,P.411~412。 |
| 鉴定特征 | 全长l21~170mm。雄鸟头顶辉蓝;背和特形延长的中央尾羽火红色;腰黄色;颏、喉紫蓝,并具金属反光;胸部橘红;下体余部黄绿。雌吗上体橄榄黄;下体黄绿色。 |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共有2哑种,我国仅为指名亚种,云南有分布。 |
| 采集地 | 贡山:l2号桥1973.4.20.,东哨房1973.5,3~7.;福贡碧罗雪山1978.6.11.;潞西勐旺l965.3.12.;景东:磨刀河l964.8.18.~l l.4.,黄草岭1964.8.18.一ll.16.。 |
| 形态描述 | 雄性成鸟:额、头顶以及颏、喉辉蓝;腰黄色;上体余部火红;中央尾羽特形延长,呈火红色;外侧尾羽的外(甲+羽)同色,内(甲+羽)褐色;两翅褐色,飞羽狭缘以橄榄黄;耳羽、颊黑色;胸部鲜黄,中央渲染以橘红色;腹部、尾下覆羽淡黄沾绿;腋羽浅黄;翅下覆羽灰白。 雌性成鸟:上体橄榄黄绿色;两翅和雄鸟相似;中央尾羽棕褐,隐现暗色横斑;外侧尾羽的内(甲+羽)黑褐,外(甲+羽)缘以棕褐,具淡色羽端;下体黄绿,腹和两胁转为绿黄色。 雄性幼鸟:头顶无辉蓝色;胸部中央红色不如成鸟鲜艳;中央尾羽不特别延长。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跗蹠和趾黑褐色,爪棕褐色。 |
| 分布地 | 贡山、福贡、腾冲、盈江、潞西、丽江、耿马、沧源、景东,为留鸟。省外见于西藏南部聂拉木、曲乡,为留鸟。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和印度东北部至缅甸北部。 |
| 生态学 | 火尾太阳鸟栖息于山地、沟谷或村寨附近的次生阔叶林、开花的灌丛中,有时也见于芭蕉树上。常成小群活动,呜叫时展翅跷尾。食物主要有花蜜、花蕊、浆果和小型昆虫。 栖息地海拔2 000~2 300m。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界,喜马拉雅和缅北山地特有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