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Neetariniidae |
科中文名 |
太阳鸟科 |
属名 |
Aethopyga Cabanis,1851 |
属中文名 |
太阳鸟属 |
学名 |
Aethopyga nipalensis koelzi Ripley |
中文名 |
绿喉太阳鸟 |
英文名 |
Green—throated Sunbird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Aethopyga nipalensis koelze Ripley,1948,Proc.Biol.Soc.Wash.61:106(模式标本采集地:中国西藏山南地区米许密山)。
Aethopyga nipalensis koelze,Ali,S.& Ripley,S.D.,l974,10:44;Howard,R.& Moore,A.,l984,p.518;Paynter,R.A.1967,12:275;Smythies,B.E.,l986,p.385;vaurie,C.,l959,P.559;李桂垣等,1982,13:137~139;郑作新,1987,P.928;彭燕章等,1987,p.412。
|
鉴定特征 |
全长97~146mm。雄鸟的头顶至上背和喉及中央尾羽表面呈辉亮的金属绿色;下背暗红;腰鲜黄色;胸黄而杂以红色细纹。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共有9亚种(Howard & Moore,1984),中国记录1亚种,云南有分布。 |
采集地 |
贡山:巴坡1973.5.15.~6.7.,l973.11.22~27.,巴坡三队l973.11.21一23.,七箐l973.12.9~21.,马库l973.5。20~27.,l973.1 1.21.;腾冲大塘l960.5.8.;泸水:姚家坪1974.2.6~1 1.,片马l974.1.2~30.;福贡碧罗雪山1978.6.13.;潞西勐旺1965.3.8.;景东:磨刀河l964.8.15.,黄草岭1964.10.6.;龙陵小黑山1964.5.8.;双江青平l964.6.25.o,绿春:黄连山1985.6.5~6.,腊姑l985.6.7.;屏边大围山1985.4.16.。 |
形态描述 |
雄性成鸟:前额、头顶至上背和喉暗绿而具金属光泽;眼先、头侧和颏黑色;上背暗红色;下背和两翅表面橄榄黄;腰鲜黄色;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大部辉蓝绿色,先端黑;其余尾羽黑色;外侧4对尾羽先端微浅淡灰;胸和上腹部鲜黄并渲染红色细纹;下腹部黄绿色;尾下覆羽橄榄黄;翅下覆羽纯白色。
雌性成鸟:上体橄榄绿;腰和尾上覆羽染黄;头部可见暗褐色羽基呈鳞斑状;中央尾羽浅褐,渲染以橄榄黄;外侧尾羽黑色,先端淡褐色,外侧4对尾羽内(甲+羽)具相形渐大的白色端斑;两翅暗褐,外缘以橄榄黄;翅上覆羽与背略同;头侧灰褐,或多或少沾有绿色;喉部淡灰绿;下体转深而渲染黄色;尾下覆羽鲜黄;翅下覆羽纯白,微沾浅柠檬黄。
虹膜暗褐至红褐色;嘴黑;跗蹠和趾暗褐,爪淡褐色、
|
分布地 |
贡山、福贡、泸水、腾冲、盈江、潞西、龙陵、丽江、双江、耿马、澜沧、景东、绿春、屏边,为留鸟。省外见于西藏南部聂拉木、樟木、绒辖、昌都地区西南部,四川西部康定,为留鸟。国外分佰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自不丹至印度阿萨姆南部、缅甸东北部及越南北部。 |
生态学 |
栖息于阔叶林、混交林、沟谷阔叶林以至山间竹林或耕地附近的树丛间,多数成对或单个活动于盛开花朵的树上觅食。
在云南省南部4~5月见成对活动。1962年5月7日在龙陵小黑山采得成对活动的1只雄吗,睾丸膨大,约5mm×3mm。l964年8月18 日在景东磨刀河采得正在换羽的雄鸟,右侧第6枚飞羽正脱换,尚未长全;左侧第1~5枚尾羽及右侧地第l~4枚尾羽已脱换,其余尾羽刚长出新羽芽。l l月13 日采的雄鸟,右侧中央尾羽脱落,左侧的外侧尾羽新羽尚未长全。
剖检4~5月、8月、l0~1 1月采自云南省的9只鸟胃,除1只空胃外,其余内容物为甲虫(3次)、鞘翅目昆虫和其他昆虫(3次)、花蕊(4次)。绿喉太刚鸟还嗜吃花蜜。
栖息地海拔1500~2600m。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界,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山地和中南半岛地区特有种。
|
图像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