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Zosteropidae |
科中文名 |
绣眼鸟科 |
属名 |
Zosterops Vigors et Horsfield |
属中文名 |
绣眼鸟属 |
学名 |
Zosterops palpebrosa palpebrosa(Temminck) |
中文名 |
灰腹绣眼鸟 |
英文名 |
Oriental White—eye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Sylvia palpebrosa Temminck,1824,Pl.col.Livr.49:pl.293(模式标本采集地:孟加拉国)。
Zosterops palpebrosa palpebrosa,Ali,S.& Ripley,S.D.,l974,10:57~59;郑作新等,1983,P.307~308;郑作新,1987,P.933。 |
鉴定特征 |
全长92~117mm。基本羽色与暗绿绣眼鸟极相似,但上体黄绿色;颏、喉和尾下覆羽鲜黄;腹部的灰色较浓著,且中央多少渲染黄色。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共有l3亚种(Howard & Moore,1980),中国记录2亚种,云南有分布。 |
采集地 |
泸水大兰茂l974.2.18—20.;景东:城郊1957.1.20~22.,川河1957.1.17.,董家坟1957.2.18.~5.6.;昆明:黑龙潭l957.8.16.,筇竹寺1964.3.15.。 |
形态描述 |
雄性成鸟:上体自前额至尾上覆羽和翅上覆羽概呈黄绿色;颊和耳羽黄绿色;眼周具1圈白色绒状短羽;眼先和眼下方黑色;飞羽褐色,除小翼羽第l(微小)、第2枚初级飞羽外,其余各羽的外(甲+羽)均缘以黄绿色;尾羽暗褐,具黄绿色外缘;颏、喉、颈侧和上胸鲜黄色;下胁和两侧苍灰色;腹中央灰白,一般不渲染黄色纵纹;尾下覆羽鲜黄色;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而微沾黄色。
雌性成鸟:羽色与雄鸟相似。
虹膜灰褐色;嘴黑,下嘴基部蓝铅色;跗蹠和趾蓝铅色,爪褐色。
|
分类讨论 |
灰腹绣眼鸟Pwnter(1967)记录l2亚种,认为分布于中国西藏东南部、云南、四川和缅甸大部、泰国北部、印度支那的灰腹绣眼鸟属Z.P.siamensis亚种,将La Touche(1921)录自云南东南部蒙自地区的Z.p.joannae亚种列为同物异名。Howard & Moore(1980)记录灰腹绣眼鸟有l3亚种,承认Z.p.joannae种,认为分布于中国西部。郑作新(1976)、李桂垣等(1982)将分布于中国的灰腹绣眼鸟列为Z.P.siamensis,但郑作新(1987)将其改为指名亚种,郑作新(1994、2000)又将其改为Z.p.siamensis和Z.P.joannae两 亚种。
Paynter(1967)记述Z.p.siamensis原指腹部呈黄色的种群,发现于缅甸伊洛瓦底江下游及西南部的德林达依和中国云南的邻近地区。尤其在东部和北部的种群是多形的,腹部呈白色。La Touche(1921)描记采自云南东南部蒙自的joannae新亚种:“与 aureiventer亚种相似,但腹部中央的黄色条纹与喉部的黄色相连,通常某些雄鸟的腹部中央仪轻微渲染黄色,雌鸟完全不渲染黄色。上体呈金黄绿色,胁部暗粉红灰色,白色眼圈较狭窄,尾羽较长;♂翅长53mm,尾长39mm;♀翅长51mm,尾长38mm。采集时间雄鸟l920年11月I3 日,雌鸟1920年9月23日。”
笔者检查了采自云南各地的标本80余号,其羽色与La Touche(1921)所描记的joannae亚种相似,大多数雄鸟腹部中央仪轻微的渲染黄色,雌鸟几乎没有黄色纵纹。所以笔者认为分布于云南东部、西部和西南部的灰腹绣眼鸟应属于Z.p.joannae亚种。在云南西北部泸水和景东无量山采集有(5♂♂、4♀♀、1 )腹部两侧呈深烟灰色,腹部中央无黄色纵纹的标本拟应属指名亚种。据Lkgul & Round(1991)记录分布于泰困北部的灰腹绣眼鸟(Z.P.siamensis)腹部中央具有明显的黄色纵纹。郑作新等(1983)记录采自西藏东南部察隅和墨脱的标本,腹部亦无黄色渲染,鉴定为指名亚种。所以,指名亚种存国内的分布为两藏东南至云南南北部。圈外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印度阿萨姆、阿鲁纳查尔邦和尼泊尔、锡金、不丹及缅甸北部(Ali & Riplev,1974)。Z.p.joannae亚种在国内分布于云南西部、南部和东部,贵州,四川西南部凉山州(李桂垣等,1993)。国外分布于印度支那半岛北部。
|
分布地 |
云南西北部、西部和东部昆明一带,为冬候鸟。省外见于西藏东南部,为繁殖鸟。国外分布于孟加拉围、印度阿萨姆西部、尼泊尔、锡金、不丹。 |
图像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