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Fringillidae |
科中文名 |
雀科 |
属名 |
Pyrrhula Brisson,1760 |
属中文名 |
灰雀属 |
学名 |
Pyrrhula nipalensis nipalensis Hodgson |
中文名 |
褐灰雀 |
英文名 |
Brown Bullfinch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Pyrrhula nipalensis Hodgson,1836,As.Res.19:155(模式标本采集地:尼泊尔)。
Pyrrhula nipalensis nipalensis,Ali,S.& Ripley,S.D.,l974,10:197;Howard,R.&Moore,A.,l984,p.601;Paynter,R.A.,& Mayr,E.,l968,14:294;Vaurie,C.,1959,p.657;傅桐生等,l998,14:195;彭燕章等,l987,p.433;郑作新,1987,p.996。
|
鉴定特征 |
全长l60~180mm。前额与头顶暗褐,羽缘淡灰,呈鳞斑状;背纯棕褐色;腰羽白色;下体淡灰褐色;翅和尾深蓝黑色;最内侧三级飞羽外(甲+羽)雄鸟缘以朱红色,雌鸟缘以橙黄色。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共有5亚种,中国有3亚种,云南有2亚种。 |
采集地 |
贡山普拉1973.6.22 |
形态描述 |
雄性成鸟:眼先及嘴周羽色暗褐;眼下具1块白斑;前额、头顶至枕部黑褐,羽缘淡灰白,呈鳞斑状;背、肩灰褐色;下背黑褐色;腰羽白色;尾羽外缘和先端与尾上覆羽同为辉紫蓝黑色,中央尾羽尚沾红铜色光泽;飞羽黑褐,飞羽羽缘以及初级覆羽、外侧大覆羽基部、内侧飞羽与尾羽略同,最内l枚飞羽外(甲+羽)缘以赤红色;余大覆羽淡灰褐;中、小覆羽与背同色:下体灰褐色,腹部中央转淡;尾下覆羽、腋羽和翅下覆羽均白色。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惟最内侧1枚飞羽的外缘为橙黄色。
虹膜褐色;嘴端角黑,嘴基淡绿褐色;跗蹠和趾肉褐色。
|
分布地 |
贡山,为留鸟。省外见于西藏南部偏东地区、昌都地区西南部。国外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尼泊尔 |
图像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