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CORACIIFORMES |
目中文名 |
佛法僧目 |
科名 |
Alcedinidae |
科中文名 |
翠鸟科 |
属名 |
Alcedo Linnaeus,1758 |
属中文名 |
翠鸟属 |
学名 |
Alcedo hercules Laubmann |
中文名 |
斑头大翠鸟 |
英文名 |
Blyth’ S Kingfisher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是 |
引证信息 |
Alcedo hercules Laubman.n,1917,Verhandl.Orn.Gesell.Bayern l3:105:nom.Nov for:
Alcedo grandis Blyth,1 845,Journ.As.Soc.Bengal l4:190(模式标本采集地:印度大吉岭);nec A.grandis Gmelin,1788。
Alcedo hercules,Ali,S.&S.p.Ripley,1970,4:74;Baker,E.C.Stuart,1927,4:258—259;Howard,R.&Moore,A.,l980,P.225;Peters,J.L.,l955,V:171;郑作新,l987,P.360;彭燕章等,l987,P.144—145.
|
鉴定特征 |
与普通翠鸟极为相似,但体形较大,体长达216mm;上体黑褐,渲染蓝绿色,翕部及头顶具蓝色斑点,背部中央具一亮绿色纵线;耳羽蓝色;胸及腹栗色;嘴黑色,雌鸟下嘴基部红色。 |
采集地 |
景洪小勐养l960.4.3 |
形态描述 |
雌鸟:头顶至后颈黑褐,各羽均具一亮蓝色横斑;背部中央羽基黑褐,先端亮浅蓝色,尾上覆羽的亮蓝色较深;尾羽黑褐,中央尾羽全部及外侧尾羽外啊浓染蓝绿色:飞羽、翅上覆羽及肩羽亦黑褐色,内侧次级飞羽的外翻、肩羽和翅上覆羽羽缘渲染暗绿色,翅上覆羽端部的中央具亮浅蓝色斑点;眼先黑褐,眼前方及眼下各具一浅棕色斑;两颊及耳羽黑褐,具较密的蓝色条纹,颈侧具一棕白色条纹;颏、喉白色,略沾棕;下体余郎深棕色,胸侧具一羽缘呈蓝色的暗褐色斑块。两性相似。
虹膜血红色;嘴黑色,雌鸟下嘴基部红色;跗蹠及趾珊瑚红色。
|
分布地 |
见于景洪小勐养及思茅,留鸟。国内尚见于海南。国外分布于印度、不丹、缅甸及越南北部。
|
生态学 |
斑头大翠鸟很稀少,有关它的生态生物学资料国内记载甚少。l960
年4月3日在景洪小勐养河边的藤本植物上见到单个活动,并采获。据郑作新等:1960),剖验采自思茅的l雌鸟胃,胃内全是鱼虾等碎片。
在云南省分布于海拔800-1lOOm。资源现状为稀有种。区系从属东洋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