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CORACIIFORMES |
目中文名 |
佛法僧目 |
科名 |
Meropidae |
科中文名 |
蜂虎科 |
属名 |
Merops Linnaeus,1758 |
属中文名 |
蜂虎属 |
学名 |
Merops philippinus philippinus Linnaeus |
中文名 |
栗喉蜂虎 |
英文名 |
Blue—tailed Bee-eater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Merops philippinus Linnaeus,1766,Syst.Nat.,ed l2,1:183 errata at end of vol—ume(模式标本采集地:菲律宾)。
Merops philippinus,Gee,N.G.et al.,l948,P.118;Rothschild,L.,l926,P.244.
Merops superciliosus philippinus,La Touche,1931—34,2:69—70;Peters,J.L.,1955,V:235.
Merops philippinus philippinus,Ali,S.&S.D.Ripley,1970,4:106~108;Howard,R-&A.Moore,1980,P.234;郑作新,1987,P.367;彭燕章等,l987,p.149.
|
鉴定特征 |
|
采集地 |
景东1960.5.21.,l964.7.10一14.,9.23—25.;景洪:普文1960.4.28.,橄榄坝1960.4.8—18.,小勐养1960.4.8—20.;元谋物茂l969.6.10一18.;保山:坝弯1965.6.26—28.,怒江坝1984.5.5.--22.;潞西遮放1962.4.7.;永德:勐底l964.8.7—8.,永康l964.8.11.;双江l960.3.27.。 |
形态描述 |
雄性成鸟:前额、头顶至上背及翅上覆羽绿褐色,闪耀金属光泽;下背至尾上覆羽亮蓝色;飞羽亦绿褐色,端部暗褐,外翈羽端多少渲染蓝色,内翈基部棕黄色;尾羽蓝而略沾绿褐色,羽轴及中央尾羽端部暗褐色;眼先、眼周及耳羽黑色,形成一黑色贯眼色颊纹,眼上亦无蓝色眉纹;下喉的栗色喉斑颜色较成鸟浅淡。余部与成鸟相似。
虹膜玫瑰红;嘴黑;跗蹠和趾暗褐,爪黑色。
|
分布地 |
元谋、保山、潞西、双江、永德、景东、思茅、景洪、蒙自、河口等县,夏候鸟。国内尚见于四川、广东、广西(夏候鸟)及海南(留鸟)。国外在印度,缅甸,泰国,马来半岛及印度支那等地繁殖,在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等地越冬 |
生态学 |
常见栖于开阔地中近水的树梢上,有时也停息于电线上,伺机飞捕昆虫,有时集大群活动。食物主要为昆虫,嗜食蜂类。剖检采自滇西的l4胃,见有蜻蜓目昆虫8次,膜翅目蜂类9次,鳞翅目昆虫1次,鞘翅目昆虫1次。李桂垣等(1985)在四川I剖检2鸟胃,胃内全为蜂类。 .
在云南省分布于海拔620--1180m。资源现状夏季在其分布区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东洋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