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段 | 内容 |
|---|---|
| 目名 | PICIFORMES |
| 目中文名 | 行目 |
| 科名 | Picidae |
| 科中文名 | 啄木鸟科 |
| 属名 | Micropternus Blyth,1845 |
| 属中文名 | 栗啄木鸟属 |
| 学名 | Micropternus brachyurus phaioceps(Blyth) |
| 中文名 | 栗啄木鸟 |
| 英文名 | Rufous Woodpecker |
| 亚种判定 | 是 |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 引证信息 | |
| 鉴定特征 | |
| 采集地 | 盈江:城郊l960.5.23—29.,大南俄1965.4.12—23.;潞西遮放1962.4.1—7.;耿马孟定l964.4.24.;景东:林街1964.7.27.,老龙井1957.1.26.;景洪小勐养l960.4.6—14.;勐腊:城郊1959.5.3.,l960.3.7.,小勐仑1959.6.9.,1960.1.2.;绿春大红山1972.5.29 |
| 形态描述 | 雄性成鸟:通体棕红色,头顶具褐色纵纹;上体包括翼、尾均满布黑褐色横斑,有的横斑不甚明显;头侧、颏、喉及前颈羽缘浅淡,呈纵纹状;眼下方和颊部羽端缀红,形成红色颊斑;下体羽色较暗;两胁具黑褐色横斑;腹部有的标本无斑,有的隐现黑褐色鳞状斑纹。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唯无红色颊斑。 雄性幼鸟:与雌鸟相似,一鸟腹部具不甚明显的鳞斑。 虹膜暗褐或浅红褐色;嘴峰暗角黑色,下嘴基沾绿黄色;跗蹠及趾暗褐或褐黑色,爪褐色 |
| 分布地 | 盈江、潞西、耿马、景东、思茅、景洪、勐腊、绿春、河口、金平等县,留鸟。国内尚见于西藏墨脱。国外分布于尼伯尔、不丹、锡金、阿萨姆,向东向南达缅甸、泰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