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ICIFORMES |
目中文名 |
行目 |
科名 |
Picidae |
科中文名 |
啄木鸟科 |
属名 |
Dendrocopos Koch,1 81 6 |
属中文名 |
啄木鸟属 |
学名 |
Dendrocopos cathphaHus tenebrosus(Rothschild) |
中文名 |
赤胸啄木鸟 |
英文名 |
Crimson—breasted Pied Woodpecker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Dryobates cathpharius tenebrosus Rothschild,1 926,Nov.Zool.33:240(模式标本采集地:云南怒江与龙川江间的山脉)。
Picoides cathpharius tenebrosus,Howard,R.&A.Moore,1980.P.257.
Dendrocopos cathphaHus tenebrosus,Peters,J.L.,l948,6:192;郑作新,1987,P.398—399;彭燕章等,l987,P.170. |
鉴定特征 |
|
采集地 |
泸水片马1974.1.20.;腾冲大塘l960.4.22.,l965.5.28.;龙陵小黑山1962.5.8—11.;潞西勐旺l965.3.8.;新平者龙l977.10.30.;绿春新沟头t972.4.7.;屏边大围山1985.4.24.。 |
形态描述 |
羽色与ludlowi亚种相似,但耳羽后缘和颈侧不缀红色(雌鸟),或仅少数稍沾红色雄鸟),胸部红色较大,尾下覆羽沾红较浓,喉部及下体颜色较为浅淡,黑褐色纵纹较少。余部与ludlowi亚种相似。
雄性幼鸟:1962年5月11 日采自龙陵小黑山的l雄性幼鸟,头顶前部黑色,头顶后部及枕部羽端均为红色;胸部无红色胸斑;尾下覆羽黄褐,略渲染粉红色
|
分布地 |
维西、丽江、景东、永善、大关、昆明、师宗等地,留鸟。国内尚见于甘肃北部,四川北部、中部及西南部。国外无此亚种分布的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