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ICIFORMES |
目中文名 |
行目 |
科名 |
Picidae |
科中文名 |
啄木鸟科 |
属名 |
Dendrocopos Koch,1 81 6 |
属中文名 |
啄木鸟属 |
学名 |
Dendrocopos hyperythrus subrufinus(Cabanis et Heine) |
中文名 |
棕腹啄木鸟 |
英文名 |
Rufous—bellied Pied Woodpecker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Xylurgus subrufinus Cabanis et Heine,1 863,Mus.Hein.4:50,note(模式标本采集地:大连湾及天津)。
Hypopicus poliopsis manchuricus Ingram,1909,Ibis:453(模式标本采集地:吉林)。
Hypopicus hyperythrus subrufinus,La Touche,l931—1934,2:12—14.
Dryobates hyperythrus subrufinus,Gee,N.G.et al.,l 948,P.1 39.
P—icoides hyperythrus subrufinus,Howard,R.&A.Moore,1980,P.257.
Dendrocopos hyperythrus subrufinus,Peters,J.L.,l948,6:193;郑作新,1987,P.400一401;彭燕章等,l987,P.171.
采集地永善1963.11.22.;新平l976.12.19.。 |
鉴定特征 |
|
形态描述 |
下体栗棕色较hyperythrus暗,不及前一亚种鲜亮;体形较大,余部与前一亚种相似。
亚成体:l976年12月19日采自新平(性别不详),头顶羽端缀红色,散布白色点斑,
余部与成鸟相似。 |
分布地 |
昆明、永善、新平、景东、思茅、勐海及河口等地,冬候鸟。国内在黑
龙江繁殖,迁徙途经辽宁、河北、河南、陕西、山东、贵州、湖北、江苏、安徽、湖南、
四川等地,在广西、贵州南部几及云南等地越冬。国外分布于朝鲜北部、越南北部等地 |
生态学 |
见于次生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冷杉苔藓林中。多单个或成对活
动,食物以昆虫为主。采自新平的I鸟胃中全为昆虫。
在云南省分布于海拔760—3400m。资源现状为稀有种。区系从属广布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