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FALCONIFORMES |
目中文名 |
隼形目 |
科名 |
Accipitridae |
科中文名 |
鹰科 |
属名 |
Buteo Lacepede,1799 |
属中文名 |
鵟属 |
学名 |
Buteo hemilasius Temminck et Schlegel |
中文名 |
大鵟 |
英文名 |
Upland Buzzard. |
俗名 |
饿老鹰。 |
亚种判定 |
否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Buteo hemilasius Temminck & Schlegel,1844,in Siebold Faun.Jap.,Aves:18,图版7(模式标本采集地:日本)。 ‘
Buteo hemilasius,Ali,S.& S.D.Ripley,1968,P.253—254;Mayr,E.& G.W.Cottrell,1979,P.374;郑作新,1987,P.90—91. |
鉴定特征 |
与棕尾鵟相似,但鼻孔与嘴裂平行,体形稍大。据采自四川省西北部石渠(1982年9月6日和l2日,l,l♂ )和新疆疏勒(1975年8月18日,l )的标本,翅长460—502;嘴蜂35—39;尾长275—293;跗蹠75—92mm。其中,两只鸟的跗蹠前缘被羽至趾基,后缘被盾状鳞。羽色变化较大。 |
分布地 |
昆明l2月(王紫江等,1984)。国内分布于东北、内蒙、甘肃北部、青海东部和南部,四川西北部、西藏南部等地,留鸟;新疆西部喀什及天山,旅鸟或繁殖鸟;华北至长江,西抵甘肃兰州、四川北部红原,旅鸟或冬候鸟。国外分布于亚洲中部西伯利亚草原、蒙古及其邻近山地;冬季见于日本和朝鲜等地。 |
生态学 |
大鵟在云南省为罕见旅鸟。据王紫江等(1984),12月见于昆明,为云南省的首次记录。活动于居民点及农田耕作区。
栖息地高度约海拔l800m。资源状况为罕见种,属国家Il级重点保护种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