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CHARADRI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鸻形目 |
科名 |
Scolopacidae |
科中文名 |
鹬科 |
属名 |
Tringa Linnaeus,1758 |
属中文名 |
鹬属 |
学名 |
Tringa ochropus Linnaeus |
中文名 |
白腰草鹬 |
英文名 |
Green Sandpiper |
俗名 |
水鸷 |
亚种判定 |
否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Tringa Ochropus(sic)Linnaeus,1758,Syst.Nat.,ed.10,1:149(模式标本采集地:瑞典)。
Tringa ochropus,Howard,R.& A.Moore,1984,P.126;Johnsgard,P.A.,1981,P.325—327;Rothschild,L.,1926,P.220;郑作新,1987,P.221.
|
鉴定特征 |
体形较青脚鹬小,嘴亦较短,细而直。头、后颈及背部均暗橄榄褐色,闪铜褐色光彩,并散布淡棕白色点斑;尾上覆羽几纯白色;尾羽自,中央尾羽端部具暗黑褐色横斑。下体白色,喉、胸及两胁具纤细的褐色纵纹。 |
采集地 |
昆明花红洞l964.9.23.,l967.1.3.,l974.10.13.,l979.2.15.,1980.4.5.;嵩明上游水库l985.1.25.;巧家:城郊1963.11.28.;景东l964.9.22—23.,清凉l964.10.24.;澜沧l960.1.7.;景洪:大勐龙l960.1.17.,小勐养1960.4.2.;勐腊l960.2.11—17.,l960.3.1—2.;勐海:城郊l960.2.9.,勐遮1959.1.18.;六库l974.2.18.;维西攀天阁1956.9.19.。 |
形态描述 |
昆明、嵩明、巧家、昭通、景东、澜沧、思茅、保山、腾冲、景洪、勐腊、勐海、泸水、贡山、维西等地,旅鸟或冬候鸟。省外在新疆西部繁殖,迁徙时广见于全国各地。国外广布于欧亚大陆、非洲中部和菲律宾群岛。 |
分布地 |
昆明、嵩明、巧家、昭通、景东、澜沧、思茅、保山、腾冲、景洪、勐腊、勐海、泸水、贡山、维西等地,旅鸟或冬候鸟。省外在新疆西部繁殖,迁徙时广见于全国各地。国外广布于欧亚大陆、非洲中部和菲律宾群岛。 |
生态学 |
白腰草鹬每年10月底或11月初迁飞时经云南大部分地区,为旅鸟。在滇南一带为冬候鸟。翌年4月开始飞返北方繁殖地。多单只或小群活动。喜在河滩、水田、水库、坝塘觅食。剖检1月、9月采自景洪、景东的4只鸟胃,见有蝼蛄、螺蛳、昆虫碎片。
栖息地高度海拔500--2670m。资源现状为常见种。
|
图像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