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LA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鸥形目 |
科名 |
Laridae |
科中文名 |
鸥科 |
属名 |
Larus Linnaeus,1758 |
属中文名 |
鸥属 |
学名 |
Larus crassirostris Vieillot |
中文名 |
黑尾鸥 |
英文名 |
Black--tailed Gull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是 |
引证信息 |
Larus crassirostris Vieillot,1818,Nouv.Diet.Hist.Nat.21:508(模式标本采集地:日本长崎)。
Larus crassirostris,Howard,R.& A.Moore,1985,P.130;Peters,G.L.,l934,2:314;郑作新,1987,P.251—252
|
鉴定特征 |
体形与棕头鸥相似,但较红嘴鸥大;背、腰以及两翅覆羽和内侧飞羽均暗灰色,外侧3枚初级飞羽纯黑色,仅末端具小白斑,第4枚向内各羽转为暗灰色,在近白端处渲染黑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及最长的肩羽均具白端。尾白色,具宽阔的黑色近端斑,余部均白色;嘴绿黄色,具红端,并于近端处贯以黑斑;脚和趾暗绿黄色。黑尾鸥与棕头鸥幼鸟较相似,但棕头鸥幼鸟翅上覆羽多染棕褐色,内侧初级飞羽基部外翈呈白色.,尾羽的黑色次端斑较窄。 |
分布地 |
昆明滇池,西双版纳橄榄坝(彭燕章等,1987;杨元昌等,l987;郑作新,1987),罕见冬候鸟或旅鸟。国内分布于我国中部及东部沿海一带,见于辽宁、湖北、山西、山东、南至福建、台湾等省区。国外分布于日本沿海地区。 |
生态学 |
黑尾鸥秋末冬初偶见于云南高原湖泊及水库坝塘等水域。栖息地高度海拔500--1800m。资源现状为罕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