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FALCONIFORMES |
目中文名 |
隼形目 |
科名 |
Accipitridae |
科中文名 |
鹰科 |
属名 |
Gyps Savigny,1809 |
属中文名 |
兀鹫属 |
学名 |
Gyps bengalensis(Gmelin) |
中文名 |
白背兀鹫 |
英文名 |
Indian White—backed Vulture,White—rumped Vulture. |
俗名 |
印度白背鹫、白腰兀鹫、拟兀鹫。 |
亚种判定 |
否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Vultur bengalensis Gmelin,1788,Syst.Nat.,ed.13,1:245(模式标本采集地:孟加拉)。
Pseudogyps bengalensis,郑作新,1976,P.100.
Gyps bengalensis,Mayr,E.& G.W.Cottrell,1979,P.305;郑作新,1987,P.107.
|
鉴定特征 |
体形较高山兀鹫小,翅长600mm以下;尾羽12枚。成鸟体羽主要呈黑褐色,下背、腰、翅下覆羽和颈基的皱领白色。幼鸟体羽主要呈褐色,或黑褐色;下背、腰、翅下覆羽和颈基皱领非白色。 |
采集地 |
勐腊:勐仑l959.3.26.,勐棒l960.2.27.。 |
形态描述 |
成鸟(冬羽):头、颈裸露,前额至头顶被淡棕黄色纤细短毛;后颈着生白色短绒羽;后颈基部伸向前胸两侧的皱领污白色;上背、翅上覆羽、肩羽黑色而具光泽;翅缘、初级覆羽和外侧初级飞羽、尾羽亦黑色;内侧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银灰褐色。前胸的白色皱领之间具一块黑褐色短羽的胸斑;下胸、腹部、胁和覆腿羽及尾下覆羽黑褐色,每羽中央具纤细的淡棕白色轴纹;翅下覆羽白色,飞翔时可见明显的白色翼斑。全身底部绒羽纯白色。
幼鸟:体羽主要呈棕褐色;初级飞羽黑褐色;下背、腰和翅下覆羽亦褐色。余部与成鸟相似。
虹膜黄褐色;蜡膜亮角黑,上嘴脊部淡黄绿色,上嘴缘和下嘴黑褐色;头和颈部裸露皮肤污灰褐色;跗蹠和趾黑褐,爪黑色。
|
分布地 |
勐腊、云南西部和南部(郑作新,l987),罕见留鸟。在国内仅见于云南。国外分布于伊朗南部、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泰国、老挝、马来亚等地。 |
生态学 |
栖息于亚洲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的开阔地带,以牲畜和动物尸体为食。营巢于高大树上,在印度的繁殖期是10月至翌年2月,产卵期主要在12月至翌1月,每窝仅产l—3枚卵,大多数卵呈白色,有的渲染灰绿色,卵的量度平均为85.8×64.2mm(Baker,1928)。
采集地高度海拔500—650m。资源现状为罕见种,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种类。区系从属东洋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