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Campephagidae |
科中文名 |
山椒鸟科 |
属名 |
Pericrocotus Boie,1 826 |
属中文名 |
山椒鸟属 |
学名 |
Pericrocotus ethologus ethologus Bangs et Phillips |
中文名 |
长尾山椒鸟 |
英文名 |
Long—tailed Minvivet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Pericrocotus brevirostris ethologus Bangs et Phillips,1 914,Bull.Mus.Cornp.Zool.58:282(模式标本采集地:中国湖北兴山)。
PericrocotUS brevirostris styani Stuart Baker,1920,Bull.Brit.Om.Cl.40:117(模式标本采集地:中国四川)。
Pericrocotus ethologus ethologus,Howard,R.&Moore,A.,l984,P.364;Mayr,E.& Greenway,J C.,l960,9:213;郑作新,1987,p.465;郑作新,2000,P.89;郑宝赉等,1985,P.207;彭燕章等,l987,P.201。
|
鉴定特征 |
全长约190mm,雄鸟头黑色;上背亦为黑色,下背至尾上覆羽以及下体赤红色;翅黑,内侧飞羽基部具朱红色翅斑;内侧次级飞羽外翈具红色狭缘,与其他山椒鸟有别;中央第2枚尾羽黑色,外缘以红色;外侧尾羽红而基部黑色。雌鸟额基和眼前上方微黄;头顶和颈暗褐灰或灰褐;背沾黄绿;腰和尾上覆羽橄榄绿黄;翅褐黑,翅和尾与雄鸟相似,仅红色由黄色代替;颊和耳羽灰色;颏黄白;下体余部黄色。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计有7亚种,中国分布3亚种,云南记录2亚种。 |
采集地 |
保山上江1984.5.20.;腾冲大塘l965 6.3;大姚赵家店l984.7.30;宾川鸡足山l981 11 13;盈江龙盆1979 1 9;维西1956.9 12.;中甸:上桥头l981 10.21,小中甸1981 8.29;屏边大围山l985.4 17.;绿春黄连山1985.6.6.;石屏龙朋l985.4.8.;元阳果统l961.5 18;个旧大屯1983 12.5;西畴小桥沟l999.3.25;昆明市:1981.3 10;1999 4 6.,黑龙潭1957 7 6.,筇竹寺1961 11.22.,l980.7 15,西山谷律1990 4.17;丽江:l960 6 14,鲁甸1956.8 27~30,马场1981 10.28,玉峰寺l984 6.20,玉湖1956 10.7.;维西l959 9 12.;永德:曼来大平掌l964 4.23,梨梨箐l964 8 17;福贡匹河1978 8 8;贡山:l973.12.29,12号桥l973 4 21~5.5,双拉洼1973 6 19~23;泸水六库1974.2.17~20;江城岩脚1972.6 10~1 1;景东:l964.,l976 10.28;董家山1957.2.5,黄草坝l964 11 19,黄草岭l960.5.29,灰窑1957 3.15,林街1964.8 1~3,1976.11.4,磨刀河l964 8 10,温卜1964 8.25;景谷永平1960 5.10.;孟连宗勒1960.2.5;思茅1960.5 13;勐海:l960.2.17,勐宋1957.3.5~7;勐腊:曼岗1959.3 18,勐仑1960 11 1,勐捧1960.2.27;峨山白玉顶l967 11 6~8;新平:1976 12.4~26,大象场l977.1 3。 |
形态描述 |
雄性成鸟:头、颈、上背和肩羽黑色,并具金属光泽;下背、腰、尾上覆羽赤红色;中央尾羽黑色;次l对外翈先端大都赤红色,端部纯黑;外侧尾羽红色,基部黑色;翅黑褐色;第l枚初级飞羽外翈缘以粉红色狭缘;除l~4枚外,其余飞羽的中部和大覆羽先端红色,内侧次级飞羽外翈具红色狭缘;颏和喉部黑色,下体余部赤红;翅缘和翅下覆羽淡橙红。
雌性成鸟:额基、眼先和眼前部上方缀以黄色;头顶、枕、颈及背部暗灰褐色;背部染绿色;腰和尾上覆羽转为橄榄绿黄;翅和尾与雄鸟相似,但红色部分被鲜黄色所取代;颊和耳羽浅灰;眼后微黑;颏近白色,喉白而渲染浅黄色;下体余部黄色,略缀以绿色;翅缘和翅下覆羽黄色。
雄性幼鸟:据l960年5月29日采自景东黄草岭和1956年8月27日采自丽江鲁甸的标本描记,与雌性成鸟相似,但色较浅淡,头顶、后背和肩羽具白端和黑色次端斑;颏近白;喉部中央淡黄;下体淡黄色,略布以灰黑色斑纹。
虹膜暗褐;嘴和脚均黑。
|
分类讨论 |
据郑宝赉等(1985)对采集记录的长尾山椒鸟32只雄鸟和64只雌鸟标本的比较结果表明:采自昆明、景东、思茅、勐腊和元阳的l3号雌鸟标本,腰、尾上覆羽以及下体的金黄色较laetus亚种浅,整个下体普遍染以绿色,呈暗污黄;头顶羽色与ethologus亚种近似,也有与laetus亚种相似的,有的则带褐色;永善的l幼雄标本的头和背部几呈灰褐色,多数标本背部染以黄绿色,但较ethologus亚种浅,新换秋羽的雌鸟背部绿色甚浓。这些标本被认为是laetus亚种向ethologus亚种递变中渲染绿色占主导的一个种群。 |
分布地 |
昆明、新平、峨山、景东、景谷、孟连、江城、思茅、镇康、永德、耿马.沧源、保山、腾冲、丽江、维西、勐腊、勐海、大姚、宾川、盈江、潞西、泸水、贡山、福贡、中甸、永善、绥江、师宗、元阳、蒙自、个旧、河口、绿春、石屏、屏边、马关、西畴,为留鸟。省外见于河北东北部、河南、山西南部、陕西南部、甘肃西南部和南部、青海东南部、四川北部和西部及西南部、贵州、湖北兴山,为夏候鸟或旅鸟;冬季见于四川和贵州。在国外,迁徙季节或冬季见于缅甸、泰国北部、老挝北部和越南北部。 |
图像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