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Bombycillidae |
科中文名 |
太平鸟科 |
属名 |
Bombycilla Vieillot,1807 |
属中文名 |
太平鸟属 |
学名 |
Bombycillajaponica(Siebold) |
中文名 |
小太平鸟(十二红) |
英文名 |
Japanese Waxwing. |
亚种判定 |
否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Borrd)ycivorajaponica Siebold,1824,Hist.Nat.Japon.:l3(模式标本采集地:日本Higo and Chikuzen)。
BombyciUa japonica,Howard,R.&Moore,A.,l984,p.381;La Touche,1927,4:381~383;Mayr,E.&Greenway,J.C.,l960,9:370;Vaurie,C.,l959,p.179;郑作新,1987,p.493;彭燕章等,l987,p.218。
|
鉴定特征 |
全长l76~195mm,体型与麻雀相似而略大。体羽大都灰褐色;头具明显的羽冠;颏、喉黑色;翅上大覆羽红色;尾羽末端红色。 |
采集地 |
丽江1960.4.(谭耀匡等,1964)。 |
形态描述 |
成鸟:额和头顶前部栗色;头顶后部灰栗色,形成明显的羽冠;上嘴基部及眼先黑色,并沿眼上方向后延伸至前枕部;背、腰、肩羽灰褐略带棕色;尾上覆羽灰色,尾羽深灰色,至后端渐转为黑色,羽端红色;初级飞羽黑褐色,外(甲+羽)羽缘灰色,自第2枚以内的先端具狭形白斑;次级飞羽灰褐色,外(甲+羽)具宽阔的黑端;初级覆羽黑灰;大覆羽外(甲+羽)先端边缘红色,翅上其余覆羽和三级飞羽灰褐色;颏及喉黑;耳羽、胸、上腹及两胁与背同色,下腹中央黄白色;尾下覆羽栗棕色。
虹膜红色;嘴和脚黑色。
|
分布地 |
在云南省仅偶见于丽江。省外在东北的东北部,为繁殖鸟;辽东半岛、河北、山东、江苏、上海和浙江等地,为旅鸟;四川、贵州、安徽、湖南、福建和台湾省,为旅鸟和冬候鸟。国外分布于亚洲东北部、日本等地。 |
生态学 |
小太平鸟在云南省为偶见鸟类,为迷鸟。自1960年由谭耀匡、郑作新记录在丽江采集到l只雌性成鸟之后,再没有获见的报道。
栖息地约海拔2750m。资源状况为罕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