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Turdinae |
科中文名 |
(1)鸫亚科 |
属名 |
Luscinia Forster,1817 |
属中文名 |
歌鸲属 |
学名 |
Luscinia sibilans(Swinhoe) |
中文名 |
红尾歌鸲 |
英文名 |
Red—tailed Robin |
亚种判定 |
否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Larvivora sibilans Swinhoe,1863,Proe.Zool.Soc.London:292(模式标本采集地:中国澳门)。
Erithaus sibilans,Howard,R.& Moore,A.1984,p395;Mayr,E.& Paynter,R.A.,1964,10:39。
Luscinia sibilans,郑作新等,l995,P.23~25;郑作新,2000,P.108;彭燕章等,1987,P.251。
|
鉴定特征 |
全长约140mm。上体橄榄褐色;尾棕红色;下体近白色;胸部具鳞状斑,
呈不明显的胸带。雌雄相似。
|
采集地 |
勐腊1960.2.1 1.。 |
形态描述 |
雄性成鸟:头顶至背和肩羽橄榄棕色;尾上覆羽和尾羽棕红色;翅暗褐色;翅上覆羽和飞羽外(甲+羽)橄榄棕色;眼先、眼圈褐色而具淡棕黄色斑纹,下体近白色,喉和胸部的羽缘暗褐色,形成鳞状斑纹,胸带明显;腹部中央至尾下覆羽白色;胁部橄榄褐色。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但各部羽色较雄鸟暗淡。
虹膜暗褐;上嘴黑褐,下嘴角褐色;跗蹠、趾和爪角黄色。
|
分类讨论 |
本种无亚种分化(Howard & Moore,1980;郑作新等,l995)。但在云南西南部所采标本的上体羽色偏棕,而在川西、桂南所采标本的羽色偏褐。因标本数太少,无法确定是年龄差异还是地域差异。 |
分布地 |
云南西南部西双版纳勐腊,东南部屏边、蒙自,为冬候鸟。省外分布于内蒙古和东北,为繁殖鸟;秋季南迁时经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福建及西藏等地到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区越冬。国外在西伯利亚东部繁殖,迁徙经朝鲜、日本,至老挝北部越冬。 |
生态学 |
多栖于较湿润的森林中或近溪流的林地,以卷叶蛾等多种害虫为食。在我国内蒙古及东北繁殖,营巢于树洞中,巢外层用树叶和苔藓构成,内铺细茎和须根,每窝产卵5~6个。卵呈淡蓝灰色,具褐色斑点,量度约为19mm×14mm(傅桐生等,1984)。夜间迁徙(王紫江等,2002)。
栖息地海拔600~l000m。资源状况为稀有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