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Turdinae |
科中文名 |
(1)鸫亚科 |
属名 |
Myiophoneus Temminck,1822 |
属中文名 |
啸鸫属 |
学名 |
Myiophoneus caeruleus caeruleus(Scopoli) |
中文名 |
紫啸鸫 |
英文名 |
Blue Whistling Thrush.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Gracula caerulea Scopoli,1786,Del.Flor et Faun.Insubr.2:88(模式标本采集地:中国广州)。
Myiophonus caeruleus immansuetus Bangs et Penard,1925,Occ.Papers.Bboston Soc.Nat.Hist.,5:147(模式标本采集地:中国湖北宜昌)。
Myiophoneus caeruleus caemleus,Howard,R.& Moore,A.,l980,P.405。Mayr,E.& Paynter,R.A.,l964,10:143;郑作新,1987,p.624;郑作新,2000,P.114;郑作新等,1995,10:154;彭燕章等,l987,p.272。
|
鉴定特征 |
全长约290mm。通体深蓝紫色,并具有蓝色闪亮点斑。两性相似。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有6亚种(Howard & Moore,1980),中国有3亚种(郑作新等,
1995),云南均有记录。
|
采集地 |
勐腊1960.5.5.。 |
形态描述 |
成鸟:与M.C.temminckii亚种相似。翅上中覆羽端部亦有白色点斑;腰羽和下胁部的羽基大部白色;嘴全为黑色。 |
分类讨论 |
上述3个亚种在云南省境内的分布,以M.c.eugenei亚种分布的范最广;M.C.temminckii亚种分布于云南西部的腾冲、福贡碧罗雪山和西北部贡山县;指名亚种仅偶见于西双版纳州的勐腊;后2亚种的分布区域均与eugenei亚种相重叠。这说明指名
亚种和M.c.temminckii亚种在云南属边缘分布。
|
分布地 |
仅见于西双版纳勐腊,为偶见鸟。省外分布于北自秦岭山脉及山西、河北,南抵广东、广西的大陆各省区。国外分布于印度支那半岛北部。 |
生态学 |
栖息于多石的山溪或岩谷,常见单个活动于水沟谷旁阴湿的阔叶林下。觅食昆虫和小动物,有时也到厕所内取食蝇蛆。冬季在永善剖检8个鸟胃,发现除有少量乌桕种子外,其余全为昆虫(彭燕章等,1987)。在保山、永德和潞西等地剖检8个鸟胃,胃中各种昆虫占胃容物总重量的89%,草类纤维、种子和榕果等植物性食物只占约11%。在采自中甸和四川西部的4号标本的胃检结果,55%的胃容物为果实和种子类植物性食物,余为昆虫类。1985年7月4日在个旧蛮耗水电站发现1巢,巢筑于水渠上的房屋的墙角处,巢离水面约4m,水流湍急汹涌。巢成碗状,外层用泥固着,内层用须根编织而成。巢的量度:外径16cm×18cm,内径12cm×12cm,高7cm~9cm,深4.5cm。彭燕章等(1987)记述:1974年4月18日在永善黄华发现l巢,巢营于距地面7m高的岩隙内,内有4枚卵。卵呈黄绿色,杂有红色细斑。
栖息地海拔270~3200m。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种。
|
图像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