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Turdinae |
科中文名 |
(1)鸫亚科 |
属名 |
Turdus Linnaeus,1758 |
属中文名 |
鸫属 |
学名 |
Turdus albocinctus Royle |
中文名 |
白颈鸫 |
英文名 |
White—collared Blackbird |
亚种判定 |
否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Turdus albocinctus Royle,1839,Ill.Bot.Nat.Hist.Himalayas;ii(模式标本采集地:喜马拉雅山脉)。
Turdtus albocincttas,Howard,R.& Moore,A.,l980,P.410;Robson,C.,2000,p.389,pl.66;郑作新,1987,p.633;2000,P.1 15;郑作新等,l995,P.186;约翰?马敬能等,2000,P.273,pl.74。
|
鉴定特征 |
全长270mm。雄鸟体羽大都黑色,后颈和颏、喉白色,形成宽阔的白色领环;嘴和脚黄色。雌鸟与雄鸟相似,但羽色较暗淡,领环呈灰白色。 |
分类讨论 |
在多年的调查中,云南西北部从来没有过白颈鸫的记录。约翰?马敬能等(2000)提出可能在云南西北部有分布,尚待进一步证实。 |
分布地 |
据约翰?马敬能等(2000)记录:可能在云南西北部有分布,为留鸟(?)。省外分布于西藏南部和东部、四川西部康定。国外分布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尼泊尔、不丹及缅甸北部。 |
生态学 |
栖息于高山针叶林、杜鹃林,性杂食,多单个或成对在地上觅食。有季节性垂直迁移的习性(约翰?马敬能等,2000)。
夏季栖息地海拔2700~4000m,冬季栖息地海拔l500~3000m。资源状况为罕见种。分布范围为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部,迷鸟至缅甸西北部。区系从属为东洋界,喜马拉雅山脉及横断山区特有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