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Timaliinae |
科中文名 |
画鹛亚科 |
属名 |
Pteruthius Swainson,1832 |
属中文名 |
鵙鹛属 |
学名 |
Pteruthius aenobarbus(Temminck) |
中文名 |
栗额鵙鹛 |
英文名 |
Chestnut—fronted Shrike Babbler.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是 |
引证信息 |
Allotrius aenobarbus Temminck,1835,Pl.Col.,Livr.99:589,fig.2(模式标本采集地:印度尼西亚爪哇)。 |
鉴定特征 |
全长l02~119mm。形态与栗喉鵙鹛十分相似,其区别点在于雄鸟前额深栗红色,上缘亮黄色;耳羽黄绿色无黑色端斑;头顶至后颈和背至尾上覆羽均呈橄榄黄绿色,后颈无灰色领斑;最外侧尾羽不为纯白色,外(甲+羽)近端部具黑斑。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但羽色较浅淡;前额栗色斑上缘无黄色;颏和喉部呈淡栗红色;翅上大、中覆羽和内侧飞羽外缘呈绿色;大、中覆羽端斑和初级飞羽外缘呈淡棕黄褐色;下体黄绿色。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记录5亚种(Howard & Moore,1980),中国记录2亚种(郑作新,1987、1994),云南分布1亚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