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物种(英文) |
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 |
物种 |
原矛头蝮 |
蛋白质序列 |
 |
分子结构 |
 |
生物学活性 |
具有水解基底膜、细胞外基质、促细胞凋亡、抑制血小板聚集、水解胶原和纤维蛋白原、诱导白细胞滚动等作用 |
生物活性资料 |
张雷, 刘明华. 2013. 蛇毒金属蛋白酶[J].中国急求医学. 33(11): 1040-1044. |
中毒症状 |
伤口肿胀、出血、疼痛剧烈,持续时同亦较长且有烧灼感,伤口周围红肿,可有水泡、血泡及瘀点、瘀斑,刨口局部可形成溃疡,肿胀沿肢体蔓延,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有皮下瘀血,血液凝固时间延长,当毒素扩散到全身,即有全身不适等表现,如头昏、眼花、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嗜睡等症状。严重者出现皮下出血、五官出血、便血、血尿及全身内脏出血、血压下降、四肢冰冷、休克以致昏迷。 |
中毒症状参考资料 |
庞丕万. 2007. 烙铁头蛇咬伤引起中毒的临床报告[J]. 蛇志, 19(4): 287-288. |
处理 |
局部消毒后给于点状加压止血(不切开消毒),肿胀疼痛明显时用50%硫酸镁溶液外敷,注射抗毒血清10 m1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点滴,并局部注射3-5ml,使用止血抗纤溶药(止血敏、维生素K、止血芳酸或止血环酸)和山莨菪碱(654—3)加地塞米松静脉点滴,根据需要注射新鲜血或血浆,口服中草药和蛇药,对抗感染、止痛等对症处理。 |
中毒处理资料 |
庞丕万.2007. 烙铁头蛇咬伤引起中毒的临床报告[J]. 蛇志, 19(4): 287-2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