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i
  • Searce Dbase
    • Database List
    • Metadata
  • Data retrieval
    • Uncommon words
    • BHL文献检索
    • GBIF标本检索
    • NCBI分子数据检索
  • Data service
    • consultation service
    • API Service
  • Species Data Mine
  • Guide
    • Normal Problem
    • Feedback
  • Case
  • About us
    • Overview
    • Our Team
    • Contact
  • 语言
    • 中文
    • English
    • Sign in
    • TCloud User
  • 个人中心
    • User info
    • Sign out
    中国科学院数据云门户

naclec jerdonuxin subunit beta   C-型凝集素蛋白Jerdonuxin β 单元

字段 内容
物种(英文) Protobothrops jerdonii
物种 菜花原矛头蝮
蛋白质序列
蛋白质序列资料 http://www.ncbi.nlm.nih.gov/protein/E2DQZ5.1
生物学活性 强烈诱发血小板聚集。
生物活性资料 Chen ZM, Wu JB, Zhang Y, Yu GY, Lee WH, Lu QM, Zhang Y. 2011. Jerdonuxin, a novel snaclec (snake C-type lectin) with platelet aggregation activity from Trimeresurus jerdonii venom[J]. Toxicon, 57(1): 109-116.
中毒症状 伤口肿胀迅速,肿痛不断加剧,并有水泡、血泡、淤点、淤斑、附近淋巴结肿痛。可出现视力模糊、复试、眼睑下垂、酱油色尿等特征性表现,严重者胸闷、心搏加快、呼吸肌麻痹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并有中毒性颗粒、心肌酶增高。
中毒症状参考资料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蛇伤急救学组.2002.毒蛇咬伤的临床分型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修订稿)[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9(1):19. 邰春梅.2013.腹蛇咬伤早期局部肿痛的急救处理及护理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3(6):667-668. 阳涛.2010.92例蝮蛇咬伤的救治与护理[J].现代护理,7(6):113-114.
处理 立即结扎、低垂患肢,阻止静脉回流,延缓毒素吸收,并于咬伤处挤压驱血排毒,减少毒素的吸收,就近就诊;切开引流,冲洗排毒:以牙痕为中心或在两牙痕之间切开伤口,长约 1.5cm,深达皮下,并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驱血排毒,然后用盐水、双氧水反复冲洗伤口,此后注意保持切口的清洁,加强换药,防止感染;伤口周围环形封闭注射:取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加地塞米松用生理盐水或盐酸利多卡因稀释后在牙痕周围、肿胀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作环形封闭注射;季德胜蛇药片于伤处外敷。早期全身治疗:季德胜蛇药片口服:咬伤后立即口服蛇药片20片,以后每6小时服用10 片,直到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缓解;建立静脉通道,经过静脉补液,输入甘露醇、利尿剂等置换排毒,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也可给予激素抗炎、抗休克,灯盏花素活血化瘀、改善局部微循环,同时抗感染治疗;心理疏导,毒蛇咬伤后患者多恐惧、焦虑,应适时地给予心理干预,必要时给予镇静处理,以配合治疗,赢取治疗时间;(密切观察病情,查血常规、尿常规及肝功生化等,进一步明确病情,以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中毒处理资料 许丽. 2008.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 中国误诊学杂志, 8(23): 5605-5606. 侯宇鹏, 雷朝阳, 谢先龙. 2011. 1例白头蝰蛇咬伤患者的救治[J]. 西南国防医药, 21(11): 1172.
About us
本数据库是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的组成部分,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昆明动物所、成都水生所、上海昆虫博物馆及武汉水生所共同建设。感谢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建设专项“科学大数据工程”提供支持。
Useful Links
  • 中国科学数据云
  • 国家基础科学数据中心
  • 物种多样性数据平台
  •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
  •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Contact
1 Beichen We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Beijing,China(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el: +86-10-64807129

Email: linct@ioz.ac.cn

Follow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科院上海植生生态研究所 中科院武汉水生所   京ICP备09112257号-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8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