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描述
雄性 额与复眼等宽,间额略宽于侧额,侧颜显著宽于触角第3节,头部覆灰色粉被,
下颚须端半部红黄,基半部棕黑,触角黑色,第3节为第2节长度的2.5倍,触角芒细
长,基部1/3略加粗,额鬃下降至侧颜达触角芒基部水平,侧额被黑毛,伴随额鬃下降
至侧颜,单眼鬃着生于前单眼两侧,侧颜下方在复眼前下角与下侧颜之间有1簇黑毛。
胸部黑色,覆黄灰色粉被,背面具5个狭窄的黑纵条,中间1条在盾沟前消失,中鬃3
+3,背中鬃3+4,翅内鬃1+3,腹侧片鬃2+1,小盾片大部红黄色,仅基缘棕黑,
小盾端鬃交叉排列,两亚端鬃之间的距离略大于亚端鬃至同侧基鬃之间的距离,有1对
小盾心鬃;翅灰色透明,翅肩鳞与前缘基鳞黑,r4+5基部脉段之半具小鬃,中脉心角略
小于直角,心角至翅后缘的距离略小于心角至中肘横脉的距离;足黑色,爪长,前足胫
节具2根后鬃,后足胫节的前背鬃长短不整齐。腹部棕黑,两侧及腹面棕黄,第3~5背
板基部3/5~3/4覆浓厚的灰色粉被,沿背中线有1条黑纵条,第2和第3背板各具1
对中缘鬃,第4背板具1行缘鬃,第5背板具1行心鬃和1行缘鬃,第4背板两侧后半
部被浓密的鬃状毛;肛尾叶宽三角形,基部沿背中线龙骨突起两侧凹陷,被棕黄色毛,
端部腹面被浓密细刺。
雌性 额宽为复眼宽的1.2~1.3倍,每侧各具2根外侧额鬃,触角第3节为第2
节长的2.5倍,颜堤鬃仅分布于颜堤基部1/5的部位,爪短。
体长 14~16mm。
下颚须端半部红黄,基半部棕黑,触角黑色,第3节为第2节长度的2.5倍,触角芒细
长,基部1/3略加粗,额鬃下降至侧颜达触角芒基部水平,侧额被黑毛,伴随额鬃下降
至侧颜,单眼鬃着生于前单眼两侧,侧颜下方在复眼前下角与下侧颜之间有1簇黑毛。
胸部黑色,覆黄灰色粉被,背面具5个狭窄的黑纵条,中间1条在盾沟前消失,中鬃3
+3,背中鬃3+4,翅内鬃1+3,腹侧片鬃2+1,小盾片大部红黄色,仅基缘棕黑,
小盾端鬃交叉排列,两亚端鬃之间的距离略大于亚端鬃至同侧基鬃之间的距离,有1对
小盾心鬃;翅灰色透明,翅肩鳞与前缘基鳞黑,r4+5基部脉段之半具小鬃,中脉心角略
小于直角,心角至翅后缘的距离略小于心角至中肘横脉的距离;足黑色,爪长,前足胫
节具2根后鬃,后足胫节的前背鬃长短不整齐。腹部棕黑,两侧及腹面棕黄,第3~5背
板基部3/5~3/4覆浓厚的灰色粉被,沿背中线有1条黑纵条,第2和第3背板各具1
对中缘鬃,第4背板具1行缘鬃,第5背板具1行心鬃和1行缘鬃,第4背板两侧后半
部被浓密的鬃状毛;肛尾叶宽三角形,基部沿背中线龙骨突起两侧凹陷,被棕黄色毛,
端部腹面被浓密细刺。
雌性 额宽为复眼宽的1.2~1.3倍,每侧各具2根外侧额鬃,触角第3节为第2
节长的2.5倍,颜堤鬃仅分布于颜堤基部1/5的部位,爪短。
体长 14~16mm。
生物学
寄主 国外尚无记载;在我国已知有油松毛虫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赤松毛虫 D. spectabilis Butler,马尾松毛虫 D. punctatus Walker,绿刺蛾 Parasa
sp.。
Liu,赤松毛虫 D. spectabilis Butler,马尾松毛虫 D. punctatus Walker,绿刺蛾 Parasa
sp.。
国内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