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描述
形态
外形:小毛足鼠是仓鼠科中体型较小的种类,体长65—100mm,通常不超9Omm。眼较大;耳大而长圆,耳长与后足长近相等。四肢短小,一般仅微长于被毛之外。
毛色:体背淡灰驼色或灰驼色。头背部色较深,体背之臀部颜色较淡,呈浅淡的驼色,至尾上部接近白色。背毛基黑灰色,中段为浅淡的白色,向毛尖灰驼色渐加深。多数背毛毛端部为浅驼色,少数毛端黄色;杂有稀疏的长于其他体毛的黑色长毛,在臀部较为明显。眼后上方与耳之间具一明显的白色毛斑。白斑之后,耳外侧前方具一块略呈灰色的毛区。耳廓内部被稀疏的白毛,耳背面上方毛黑色,下方黄白色,耳背面基部纯白色。腹面纯白色,在体侧的大部亦为白色。白色腹毛与背毛的灰驼色分界明显。一般较平直,但在前肢和后肢部位的背毛灰驼色向下延伸,使前肢的前后呈明显的白色斑。四肢纯白色,前后足的背面均被白毛。蹠部具白色短的密毛。前足拇指处裸露,掌垫大而明显。
头骨:头骨较窄而长,背面稍隆起,最高处在顶骨前部,而不同于黑线毛足鼠最高处在额骨部位,因而使头骨上缘显低平。吻部尖,较黑线毛足鼠短。鼻骨前端略向上平伸。鼻骨近长方形,而后端略窄。额骨平宽,额骨前部的眶上嵴较明显。顶骨稍隆起。顶间骨发达,呈三角形。枕骨向后突出。颧弓不特别外张,略宽于脑颅,平行向下后方延伸。门齿孔较小。腭孔较宽,其后缘不达M1水平线。听泡小而低平,其前内角向前生成小管状,达翼骨突起的后方。听泡间距离大于翼骨间距离。齿骨的冠状突,角突较黑线毛足鼠不明显。
牙齿:大而略成长方形,上颌门齿较细小,两门齿基部靠近成一直缝。 M1具3对齿尖,第1对齿尖与其后2对齿尖距离基本一致。M2具2对齿尖,M3较小,两对齿尖,第2对齿尖小,相互靠近。
量衡度(衡:g;量:mm)
外形:
头骨:
外形:小毛足鼠是仓鼠科中体型较小的种类,体长65—100mm,通常不超9Omm。眼较大;耳大而长圆,耳长与后足长近相等。四肢短小,一般仅微长于被毛之外。
毛色:体背淡灰驼色或灰驼色。头背部色较深,体背之臀部颜色较淡,呈浅淡的驼色,至尾上部接近白色。背毛基黑灰色,中段为浅淡的白色,向毛尖灰驼色渐加深。多数背毛毛端部为浅驼色,少数毛端黄色;杂有稀疏的长于其他体毛的黑色长毛,在臀部较为明显。眼后上方与耳之间具一明显的白色毛斑。白斑之后,耳外侧前方具一块略呈灰色的毛区。耳廓内部被稀疏的白毛,耳背面上方毛黑色,下方黄白色,耳背面基部纯白色。腹面纯白色,在体侧的大部亦为白色。白色腹毛与背毛的灰驼色分界明显。一般较平直,但在前肢和后肢部位的背毛灰驼色向下延伸,使前肢的前后呈明显的白色斑。四肢纯白色,前后足的背面均被白毛。蹠部具白色短的密毛。前足拇指处裸露,掌垫大而明显。
头骨:头骨较窄而长,背面稍隆起,最高处在顶骨前部,而不同于黑线毛足鼠最高处在额骨部位,因而使头骨上缘显低平。吻部尖,较黑线毛足鼠短。鼻骨前端略向上平伸。鼻骨近长方形,而后端略窄。额骨平宽,额骨前部的眶上嵴较明显。顶骨稍隆起。顶间骨发达,呈三角形。枕骨向后突出。颧弓不特别外张,略宽于脑颅,平行向下后方延伸。门齿孔较小。腭孔较宽,其后缘不达M1水平线。听泡小而低平,其前内角向前生成小管状,达翼骨突起的后方。听泡间距离大于翼骨间距离。齿骨的冠状突,角突较黑线毛足鼠不明显。
牙齿:大而略成长方形,上颌门齿较细小,两门齿基部靠近成一直缝。 M1具3对齿尖,第1对齿尖与其后2对齿尖距离基本一致。M2具2对齿尖,M3较小,两对齿尖,第2对齿尖小,相互靠近。
量衡度(衡:g;量:mm)
外形:
性别 | 体重 | 体长 | 尾长 | 后足长 | 耳长 |
♂♂(60) | 19.0 | 71.7 | 10.1 | 11.4 | 12.5 |
(10—33) | (55—100) | (7—14) | (7—15) | (10—16) | |
♀♀(58) | 16.2 | 67.6 | 10.3 | 11.4 | 12.7 |
(10—24) | (58—90) | (3—15) | (9—14) | (10—16) |
头骨:
性别 | 颅全长 | 颅基长 | 鼻骨长 | 腭长 | 齿隙 | 颧宽 |
♂♂(28) | 22.9 | 21.5 | 8.0 | 9.5 | 5.8 | 12.3 |
(21.0—25.9) | (19.2—24.4) | (7.2—9.8) | (8.4—9.9) | (5.1—6.8) | (11.2—14.1) | |
♀♀(22) | 22.5 | 21.0 | 7.7 | 9.3 | 5.6 | 12.1 |
(20.8—23.9) | (18.9—22.2) | (7.2—8.5) | (8.8—9.9) | (5.0—5.9) | (11.1—12.9) | |
性别 | 眶间宽 | 后头宽 | 听泡长 | 听泡宽 | 上颊齿列长 | 下颊齿列长 |
♂♂(28) | 3.8 | 9.5 | 4.3 | 3.0 | 3.3 | 3.3 |
(3.6—4.3) | (8.5—10.9) | (3.7—5.0) | (2.2—3.4) | (3.1—3.9) | (3.1—3.9) | |
♀♀(22) | 3.8 | 9.3 | 4.3 | 3.0 | 3.3 | 3.3 |
(3.3—4.0) | (8.5—10.0) | (3.7—4.9) | (2.6—3.3) | (3.1—3.6) | (2.6—3.9) |
鉴别特征
鉴别特征 体型小。四肢短。尾短,稍露出体外。前后肢的掌、蹠部具白色密毛。体背灰驼色。腹面白色。体侧的背腹色分界明显而略直。
大小
量衡度(衡:g;量:mm)
外形:
头骨:
外形:
性别 | 体重 | 体长 | 尾长 | 后足长 | 耳长 |
♂♂(60) | 19.0 | 71.7 | 10.1 | 11.4 | 12.5 |
(10—33) | (55—100) | (7—14) | (7—15) | (10—16) | |
♀♀(58) | 16.2 | 67.6 | 10.3 | 11.4 | 12.7 |
(10—24) | (58—90) | (3—15) | (9—14) | (10—16) |
头骨:
性别 | 颅全长 | 颅基长 | 鼻骨长 | 腭长 | 齿隙 | 颧宽 |
♂♂(28) | 22.9 | 21.5 | 8.0 | 9.5 | 5.8 | 12.3 |
(21.0—25.9) | (19.2—24.4) | (7.2—9.8) | (8.4—9.9) | (5.1—6.8) | (11.2—14.1) | |
♀♀(22) | 22.5 | 21.0 | 7.7 | 9.3 | 5.6 | 12.1 |
(20.8—23.9) | (18.9—22.2) | (7.2—8.5) | (8.8—9.9) | (5.0—5.9) | (11.1—12.9) | |
性别 | 眶间宽 | 后头宽 | 听泡长 | 听泡宽 | 上颊齿列长 | 下颊齿列长 |
♂♂(28) | 3.8 | 9.5 | 4.3 | 3.0 | 3.3 | 3.3 |
(3.6—4.3) | (8.5—10.9) | (3.7—5.0) | (2.2—3.4) | (3.1—3.9) | (3.1—3.9) | |
♀♀(22) | 3.8 | 9.3 | 4.3 | 3.0 | 3.3 | 3.3 |
(3.3—4.0) | (8.5—10.0) | (3.7—4.9) | (2.6—3.3) | (3.1—3.6) | (2.6—3.9) |
生物学
主要栖息于荒漠、半荒漠及干草原的植被稀疏的沙丘地带,或沙丘间的灌丛。荒草地和农田中亦有发现。性情温顺、行动迟缓、不善奔跑。多夜间活动,但傍晚和黎明时活动最为频繁。活动范围较小,距洞口一般不超过5Om。常打洞于沙丘斜坡处。洞口小,约4cm。洞口一般1—2个,有鼠居住时,多将洞口用细沙堵塞,但凹入口内,成一小坑,易识别。洞穴结构简单,一般不分支,偶有2个分支。洞道直径大于洞口。洞深约50—100cm,末端有一个圆形而膨大的巢室。巢内铺有枯叶和其他絮状物。
种群数量在不同地区差别较大。据辽宁省调查,小毛足鼠占捕鼠总量的61.53%,捕获率为8.08%;新疆资料显示,夹日法捕获率仅1%—2%;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的调查,百夹日捕获率为0.77%。种群数量高峰出现于夏秋两季。
表3 小毛足鼠在荒漠各种生境中的数量*
* 依赵肯堂(1981)
小毛足鼠个体小,食量不大,但对所遇食物却尽可能用颊囊盗回洞中贮藏。食性复杂,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吃昆虫,特别是甲虫。内蒙古资料指出,植物种子占78.6%,其他全为枝叶。有时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比例几近相等。一般以植物种子、果实和根、茎、叶为食,有贮粮的习性,把食物贮存在仓库中。不冬眠,冬季也较频繁活动。
从3月份开始繁殖,至9月,个别的可达10月份。妊振期约3周,每胎4—8只,5、6月份为繁殖高峰。
天敌主要有蛇类、猛禽和小型食肉动物。
种群数量在不同地区差别较大。据辽宁省调查,小毛足鼠占捕鼠总量的61.53%,捕获率为8.08%;新疆资料显示,夹日法捕获率仅1%—2%;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的调查,百夹日捕获率为0.77%。种群数量高峰出现于夏秋两季。
表3 小毛足鼠在荒漠各种生境中的数量*
项目生境 | 沙丘 | 沙塘 | 高平原 | 低山丘陵 | 总 计 |
夹次数 | 5500 | 2310 | 5650 | 3450 | 16910 |
捕鼠总数 | 391 | 87 | 399 | 175 | 1520 |
捕获小毛足鼠数 | 58 | 20 | 39 | 13 | 130 |
100夹次捕获率 | 1.05 | 0.87 | 0.67 | 0.38 | 0.77 |
占总捕量的% | 14.85 | 22.92 | 9.77 | 7.43 | 12.36 |
小毛足鼠个体小,食量不大,但对所遇食物却尽可能用颊囊盗回洞中贮藏。食性复杂,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吃昆虫,特别是甲虫。内蒙古资料指出,植物种子占78.6%,其他全为枝叶。有时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比例几近相等。一般以植物种子、果实和根、茎、叶为食,有贮粮的习性,把食物贮存在仓库中。不冬眠,冬季也较频繁活动。
从3月份开始繁殖,至9月,个别的可达10月份。妊振期约3周,每胎4—8只,5、6月份为繁殖高峰。
天敌主要有蛇类、猛禽和小型食肉动物。
生境信息
主要栖息于荒漠、半荒漠及干草原的植被稀疏的沙丘地带,或沙丘间的灌丛。荒草地和农田中亦有发现。性情温顺、行动迟缓、不善奔跑。多夜间活动,但傍晚和黎明时活动最为频繁。活动范围较小,距洞口一般不超过5Om。常打洞于沙丘斜坡处。洞口小,约4cm。洞口一般1—2个,有鼠居住时,多将洞口用细沙堵塞,但凹入口内,成一小坑,易识别。洞穴结构简单,一般不分支,偶有2个分支。洞道直径大于洞口。洞深约50—100cm,末端有一个圆形而膨大的巢室。巢内铺有枯叶和其他絮状物。
种群数量在不同地区差别较大。据辽宁省调查,小毛足鼠占捕鼠总量的61.53%,捕获率为8.08%;新疆资料显示,夹日法捕获率仅1%—2%;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的调查,百夹日捕获率为0.77%。种群数量高峰出现于夏秋两季。
表3 小毛足鼠在荒漠各种生境中的数量*
* 依赵肯堂(1981)
小毛足鼠个体小,食量不大,但对所遇食物却尽可能用颊囊盗回洞中贮藏。食性复杂,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吃昆虫,特别是甲虫。内蒙古资料指出,植物种子占78.6%,其他全为枝叶。有时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比例几近相等。一般以植物种子、果实和根、茎、叶为食,有贮粮的习性,把食物贮存在仓库中。不冬眠,冬季也较频繁活动。
天敌主要有蛇类、猛禽和小型食肉动物。
种群数量在不同地区差别较大。据辽宁省调查,小毛足鼠占捕鼠总量的61.53%,捕获率为8.08%;新疆资料显示,夹日法捕获率仅1%—2%;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的调查,百夹日捕获率为0.77%。种群数量高峰出现于夏秋两季。
表3 小毛足鼠在荒漠各种生境中的数量*
项目生境 | 沙丘 | 沙塘 | 高平原 | 低山丘陵 | 总 计 |
夹次数 | 5500 | 2310 | 5650 | 3450 | 16910 |
捕鼠总数 | 391 | 87 | 399 | 175 | 1520 |
捕获小毛足鼠数 | 58 | 20 | 39 | 13 | 130 |
100夹次捕获率 | 1.05 | 0.87 | 0.67 | 0.38 | 0.77 |
占总捕量的% | 14.85 | 22.92 | 9.77 | 7.43 | 12.36 |
小毛足鼠个体小,食量不大,但对所遇食物却尽可能用颊囊盗回洞中贮藏。食性复杂,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吃昆虫,特别是甲虫。内蒙古资料指出,植物种子占78.6%,其他全为枝叶。有时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比例几近相等。一般以植物种子、果实和根、茎、叶为食,有贮粮的习性,把食物贮存在仓库中。不冬眠,冬季也较频繁活动。
天敌主要有蛇类、猛禽和小型食肉动物。
繁殖特征
从3月份开始繁殖,至9月,个别的可达10月份。妊振期约3周,每胎4—8只,5、6月份为繁殖高峰。
国外分布
国内分布
我国主要分布在东起吉林、辽宁的西部,向西经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至新疆的北部。
经济意义
因啃食固沙植物,对固沙工作造成一定危害,个别地区危害较严重。鼠身体有蚤类寄生,但对人类流行病传染不明显。
经济用途
因啃食固沙植物,对固沙工作造成一定危害,个别地区危害较严重。鼠身体有蚤类寄生,但对人类流行病传染不明显。
分类讨论
小毛足鼠 Phodpus roborovskii 的模式标本由 Satunin 于1903年根据采自甘肃西部祁连山区的标本定名。之后,Thomas 1908年,将采自陕西榆林的标本定名为 Cricetulus bedfordiae。Miller 1910年将该鼠从 Cricetulus 属中分出,定为 Phodopus属,并指定 P. bedfordiae 为该属的模式种。 Mori (森为三)1930年将采自东北郑家屯的标本定名 P. praedilectus。 Allen(1940)承认了前两个种的地位。Ellerman(1941)认为 P. bedfordiae 和 P. roborovskii 为同一种,根据命名的先后,应该用 P.roborovskii 名称。同时承认 P. praedilectus 的分类地位,而后1951年他又将后者归于roborovskii 之下。1958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兽类研究组在进行东北兽类调查中,也认为分别采自甘肃、陕西和东北的标本均为同一种,并定为 P. roborovskii。Eller-man (1951)虽然将不同地区的3种合为一种,但认为属于种下的3个亚种,即指名亚种 P. r. roborovskii、陕西亚种 P. r. bedfordiae 和东北亚种 P. r. praedilectus。经查看140余号采自以上三个地区的地模标本和新疆北部的标本,发现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除个别个体的颜色有些不同外,体型大小、毛色、头骨均很一致。Банников(1959)、汪松等(1973),马勇等(1981)等许多学者都认为本种无亚种分化,所以小毛足鼠应是无亚种分化的单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