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矛头蝮

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   Cantor
   

  391  浏览



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有颊窝,头背都是小鳞片;体色棕黄或红褐,背脊有一行暗紫色波状纹。
体色与山烙铁头蛇相近,区别在于本种头背左右眶上鳞间一横排有小鳞11—8枚,左右
鼻间鳞相隔2—6枚小鳞片。
描述依据标本 安徽径县1雄,浙江2雄2雌1性别不详,福建4雄7雌1幼,广
东1雌,海南4雄2雌,四川10雄8雌,贵州4雄2雌,湖南莽111 2雄1雌1幼,共27雄23雌1性别不详2幼53号标本。
形态描述 头较窄长,三角形,吻棱明显;蛇体较长;尾较长而末端较细,有缠绕
性。最大全长雄性(906+218)mm,雌性(998+282)mm。
背面棕褐色到红褐色,正背有一行镶浅黄色边的粗大逗点状暗紫色斑,斑周缘色较
深,中心色略浅,这些斑点在有的地方前后连续,形成波状脊纹。体侧尚各有一行暗紫
色斑块。腹面浅褐色,每一腹鳞有由深棕色细点组成的斑块若干,整体上交织成深浅错
综的网纹。头背棕褐,有一略呈“∧”形的暗褐色斑,眼后到颈侧有一暗褐色纵线纹,唇缘色稍浅;头腹浅褐色,有的散以深综色细点。

鼻间鳞较头背其他鳞片略大,彼此相隔2—6枚小鳞;眶上鳞为头背最大鳞片,其宽度约为左右眶上鳞间距的1/3—1/4,其间一横排有小鳞11—18枚;头背其余鳞片粒状。鼻鳞较大,一般不分为前后两半,或仅有局部鳞沟,鼻孔直立椭圆形,位于中央略偏后,开口朝向后外方;鼻鳞与窝前鳞间常隔1—5枚小鳞;眼较小,瞳孔直立椭圆形;眶前鳞2,上枚与鼻间鳞相隔2(个别为1)枚小鳞;眶下鳞往往为若干枚小鳞。上唇鳞9或10,个别为8,12或13,第1枚较小,略呈三角形,与鼻鳞以完整鳞沟分开;第2枚高,构成颊窝前鳞;第3枚最大;第4枚位于眼正下方,与眼间相隔3—4排小鳞;第4枚及其后的上唇鳞均较低小。下唇鳞以14或15为多,极少数有少至12或多至16的,第一对在颏鳞之后相切,前2—3对切颔片。背鳞较窄长,末端尖出,颈部25—29行,中段一般为25(21)行,极少数有23—29行的,肛前19—21行,少数为17行;中段除最外行平滑外,其余均起强棱。腹鳞雄性194—222,雌性199—233;肛鳞完整;尾下鳞雄性80—100对,雌性70—88对。
上颌骨着生中空的管牙,有颊窝。毒蛇。
Pope(1935:416)报道福建南平标本的半阴茎形态。毛寿先等(1984)报道台湾标本的半阴茎形态。陈壁辉等(1991:350)报道本种的染色体组型。
文献记载:甘肃3雌中段背鳞21行(冯孝义,1991)。贵州45雄腹鳞198—238.尾下鳞63—98对;39雌腹鳞175—213,尾下鳞58—98对(伍律等,1985)。浙江13雄腹鳞198—212(平均203.8),尾下鳞72—95(平均83.7)对;13雌腹鳞200—218(平均209.8),尾下鳞64—86(平均78)对(黄美华等,1990);安徽3雄腹鳞203—210(平均207),尾下鳞81—89(平均86)对;2雌腹鳞197—200(平均198.5),尾下鳞81—83(平均82)对(陈壁辉等,1991);广西瑶山8雄腹鳞210—219(平均210—原文如此)。尾下鳞79—96(平均90)对;3雌腹鳞209—215(平均213),尾下鳞81—85(平均83)对(范曾浩,1931)。福建标本33号腹鳞199—218,29号尾下鳞77—93对(综合Pope,935与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1978)。Maki(1931)报道台湾3雄腹鳞204—210(平均206.7),尾下鳞 90—96(平均93.3)对;5雌腹鳞209—219(平均215.6),尾下鳞72—87(平均80.8)对。毛寿先(1993)报道台湾标本11雄腹鳞198—212(平均205),尾下鳞87—96(平均92)对;6雌腹鳞206—213(平均210),尾下鳞72—84(平均78)对。

大小
生物学

生活于丘陵及山区,栖于竹林、灌丛、溪边、茶山、耕地。常到住宅
周围如草丛、垃圾堆、柴草、石缝间活动,有时进入室内。1964年4月20日傍晚在海南岛五指山流溪中见到此蛇顺流而下,同年6月22日傍晚在海南岛吊罗山南喜见到此蛇在大河中游动。白天虽可见到,但主要于晚上外出活动觅食。据在杭州蛇园观察,白夭蛰伏荫蔽处,每天17:00至翌晨05:00外出活动,雨天出现率较高,活动高峰在21:00—01:00;季节活动高峰为6—8月,最适活动气温为23—32℃;非冬眠期每夭出现率30%—70%,平均为52%(黄美华与董福明,1983)。
吃鸟及鼠类。1964年5月15日晚上在福建崇安三港见到此蛇到住宅旁捕吃小鸡。1971年5月13日傍晚一蛇在四川洪雅柳江一农宅旁吞吃鼠后行动困难被捕捉打死。据
在台湾桃园县观察,原矛头蝮以吃鼠及食虫目动物为主,亦吃蛙、蛇及鸟(Mao,1970)。
Pope(1929)在福建南平采到3雌,分别怀卵5、9、13枚。浙江医科大学生物学教研组(1980)报道,1977年8月15日发现饲养于蛇园内的原矛头蝮产出8枚卵,其中6枚粘连一团,另2枚分散,卵径(mm) 33 × 20—37 × 20这批卵于8月19—21日先后孵出,仔蛇全长250mm,脐孔位于肛前17—19或24—26腹鳞处,大约一周后开始第一次蜕皮。
垂直分布:82(海南陵水吊罗山)—1390m(广西瑶山),在甘肃东南部其分布高度可达2200m(冯孝义,1991)。

生境信息

生活于丘陵及山区,栖于竹林、灌丛、溪边、茶山、耕地。常到住宅
周围如草丛、垃圾堆、柴草、石缝间活动,有时进入室内。1964年4月20日傍晚在海南岛五指山流溪中见到此蛇顺流而下,同年6月22日傍晚在海南岛吊罗山南喜见到此蛇在大河中游动。白天虽可见到,但主要于晚上外出活动觅食。据在杭州蛇园观察,白夭蛰伏荫蔽处,每天17:00至翌晨05:00外出活动,雨天出现率较高,活动高峰在21:00—01:00;季节活动高峰为6—8月,最适活动气温为23—32℃;非冬眠期每夭出现率30%—70%,平均为52%(黄美华与董福明,1983)。
吃鸟及鼠类。1964年5月15日晚上在福建崇安三港见到此蛇到住宅旁捕吃小鸡。1971年5月13日傍晚一蛇在四川洪雅柳江一农宅旁吞吃鼠后行动困难被捕捉打死。据
在台湾桃园县观察,原矛头蝮以吃鼠及食虫目动物为主,亦吃蛙、蛇及鸟(Mao,1970)。
Pope(1929)在福建南平采到3雌,分别怀卵5、9、13枚。浙江医科大学生物学教研组(1980)报道,1977年8月15日发现饲养于蛇园内的原矛头蝮产出8枚卵,其中6枚粘连一团,另2枚分散,卵径(mm) 33 × 20—37 × 20这批卵于8月19—21日先后孵出,仔蛇全长250mm,脐孔位于肛前17—19或24—26腹鳞处,大约一周后开始第一次蜕皮。


海拔范围

垂直分布:82(海南陵水吊罗山)—1390m(广西瑶山),在甘肃东南部其分布高度可达2200m(冯孝义,1991)。

国外分布
国内分布

浙江(金华、宁波、吴兴、乐清、龙泉。除海岛外,大陆各区都有分布,
黄美华,1990)、安徽(径县、宣城)、福建(邵武、政和、松溪、武平、龙岩、南靖、德化、福州、闽侯、福鼎、霞浦、福清、东山、平和、南平、崇安、浦城、光泽、尤溪、建宁、永春、建阳、惠安、诏安、连江、福安)、台湾(台北、基隆、台中、南投、嘉义、高雄、屏东、花莲、台东)、江西(庐山、景德镇、贵溪、Hong San、铅山、宜春、安福、萍乡、上犹、龙南、全南、寻乌)、湖南(慈利、大庸、宜章)、广东(连南、和平、韶关等粤北山区)、海南(琼中、陵水、白沙、儋县)、广西(资源、龙胜、全州、桂林、南丹、金秀、那坡、北流、上思、防城、南宁、贵县)、四川(划直辖市前的重庆、宜宾、合川、南川、北碚、洪雅、宝兴、安县、峨边、汶川、古蔺、石棉、万源、南江、南充、蓬安、岳池、峨眉)、贵州(桐梓、绥阳、务川、湄潭、仁怀、赤水、江口、松桃、兴义、册亨、榕江、从江、雷山、荔波、金沙)、云南、陕西(宁强)、甘肃(文县、徽县、天水、康县、兰州)

经济意义

吃鼠及食虫目动物,在消灭鼠害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咬人造成蛇伤,四川山区农村毒蛇咬伤多由原矛头蝮造成,给人带来危害。

经济用途

吃鼠及食虫目动物,在消灭鼠害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咬人造成蛇伤,四川山区农村毒蛇咬伤多由原矛头蝮造成,给人带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