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鹎

Pycnonotus sinensis   Gmelin
   

  1407  浏览



形态描述

形态 (P. s. sinensis,采自四川)
成鸟:额与头顶纯黑,具光泽;两眼上方白色,相连于枕,羽端黑色,有的标本头顶后部及枕部皆白;白环后侧复有褐黑色外围,起于耳羽后方汇于颈后;上体转暗灰,具黄绿色羽缘,形成晦暗的纵纹;中、小覆羽与上体略同;飞羽、初级覆羽和大覆羽暗褐,外缘以绿黄色;尾羽亦暗褐,具绿黄色外缘;外侧尾羽内翈先端或具浅色窄缘;眼先灰白或近黑;颊和耳羽前部黑褐,至耳羽后部转白,或呈灰白色;颚纹褐黑;颏、喉纯白;胸部具宽阔而不明显的淡灰褐色宽带,缀有不明显的淡绿黄色纵纹;余下体近白,或为灰白色,羽缘淡绿黄,形成若隐若显的纵纹;翼缘白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跗蹠黑褐色或黑色。
量衡度:(注:见图1)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21) 35.5 190.4 14.6 89.3 84.5 21.7
(26—43) (171—220) (13.5—16) (84.5—93) (78—89.5) (19.5—23)
♀♀(19) 33.4 181.6 14.4 84.6 79.4
20.5
(30—38) (160—194) (13—15.5) (81.5—88.5) (735—87) (19—22.5)




鉴别特征

鉴别特征 体形中等,与红耳鹎相仿;两眼上方至枕后白色,故有“白头鹎”之称;但分布在两广一带的整个头顶纯黑,故“白头鹎”之称并不确切。上体灰褐或暗石板灰色;具不明显的黄绿色纵纹;翅、尾均黑褐,羽缘绿黄;喉白;胸染灰褐;腹部白,缀以淡绿黄色纵纹。

大小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21) 35.5 190.4 14.6 89.3 84.5 21.7
(26—43) (171—220) (13.5—16) (84.5—93) (78—89.5) (19.5—23)
♀♀(19) 33.4 181.6 14.4 84.6 79.4
20.5
(30—38) (160—194) (13—15.5) (81.5—88.5) (735—87) (19—22.5)


生物学

生态 白头鹎活动于丘陵或平原中散生有小树、灌丛的次生林、针竹混交林,也见于村落附近庭园中,或见于针叶林。迄今,仅见指名亚种有迁移习性。性喜结群,常十数只为群集聚枝头叶丛中边鸣叫边觅食;冬季可见二、三十只成群活动在薮丛中。一般仅在相邻的树木间作短距离飞行。不甚畏人。性活泼善鸣,鸣声清婉多变,仿若红耳鹎与黄臀鹎之声调,有如“pi-pi-pi”、“pi-yao,pi-yao”、“piyi-yao”、“pio pici-pici”、“pi-yao,giciqi,kukuli”、“pi-yao,gici-gicigi kuli”、“pioyiyao”、“pi-yaoyi-yao”、“pici-pai-pi”、“picipi olio”(郑作新,1952)。叫声多逐声而降,警叫时常发出如连珠炮的急遽叫声,天敌临头鸣声尤急。在安徽九华山为典型的灌丛鸟类,夏季于山坡灌丛构成优势种,17小时的路线统计平均每小时遇见8.1只,冬季5小时的统计则达3.6只;在针竹混交林带和村落附近为夏季的常见种类,每小时遇见率分别为4.0和6.5只(王歧山等,1978)。
白头鹎的食性在中国多有报道。最早当推邵锦缎(1947)对邵武地区白头鹎的食性分析。此鸟兼食动、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以昆虫为大宗,如金花虫、金龟甲、长角萤(Telephoridae)、夜蛾幼虫及少量蜘蛛、壁虱等;植物性食物有樟、苦梀、蓝靛、酸枣(Spondiasaxillaris)、芸苔(Brassica napus)、甘蓝(B.oleracca)等的叶、果实、种子等。
据周世锷(1958)分析南京近郊采获的白头鹎食性,2—6月的食物以金龟甲、鼻甲、步行甲、瓢甲以及夜蛾幼虫为主。9—12月转以构树(Broussonetia)、苦梀、樱桃(Prunusspp.)、乌柏(Sapium sebiferum)、桑果(Morus alba)、葡萄(Vitis vinifera)的果实或种子为食。
梁启燊等(1958)剖析了280只获自长沙附近的鸟胃,其中大量的胃采自2月和3月,分析结果表明了白头鹎的食性随季节而异。以1月(7只)为纯植物性食物、2月(123只)占99.3%、3月(72只)占78.5%、4月(23只)占37%、逐月递减至5月(4只)几为纯动物性食物,此后复递增,于6月(5只)占80%、7月(7只)占87.1%、8月(1只)占100%、9月(4只)占95%、10月(5只)占96%、11月(11只)占97.9%、12月(10只)占98%植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有梓(Cinnamonum camphora)、石楠(Photina)、梀(Melia azedrach)、女贞(Ligustrum)、卫茅(Eronymus)、棕榈(Traehycaupus excelsa)、桑(Morus alba)、构(Broussonetia)、野山查(Crataegus)、寒莓(Rubus)、野蔷薇(Rosa)等果实以及其它浆果。12—4月见有叶芽、嫩叶、花瓣等。肠内尚见樟、梀、女贞子等种子。动物性食物有鞘翅目昆虫、瓢虫、蚁、蚊、蝇、牛蛇、蜂、蝗虫及其它直翅目昆虫、昆虫幼虫等。此外还有蜘蛛。
于3月(1只)、4月(18只)、5月(5只)、6月(12只)、8月(5只)、10月(14只)、11月(17只)和12月(1只)采自湖南的73只鸟胃,内含物剖见动、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42次)有鳞翅目幼虫和卵、鞘翅目昆虫、蝽象及卵、蝇、螽嘶和螳螂,以及少量蜘蛛。植物性食物(59次)有种子及其它植物碎片(郑作新等,1960—1961,1963)。
采自陕西5月(3只)、6月(15只)、7月(1只)、8月(5只)、9月(27只)和10月(8只)等59只鸟胃的分析结果与前引研究结果一致,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有野果(23次)、杂草种子(5次)、花瓣(2次),1只胃内见有米粒。动物性食物有鞘翅目昆虫和幼虫(11次)、金龟子(4次)、鳞翅目幼虫(3次)、蜻蜓和其它甲虫(各2次)、蝗虫、步行虫、绿蝽象、脉翅目和膜翅目昆虫(各1次),此外尚有节肢动物和幼虫等(郑作新等,1973)。
剖析8只获自安徽九华山的鸟胃,动物性食物有鞘翅目昆虫(4次)、膜翅目和其它昆虫碎片(各2次)、直翅目和鳞翅目昆虫(各1次)。植物性食物有种子(3次)(王歧山等,1978)。
繁殖期在两广约自3月—8月。北京动物研究所鸟类工作者在湖南观察得白头鹎营巢于油茶树及梧桐树上,也见筑于高大乔木上。1955年7月在湖南东安采得2个鸟巢,概筑于梧桐树上,距地6—6.5米。巢呈深杯状,用草茎、杂叶、芦苇、草穗及少量细根、石松等构成,内垫以细柔的杂草。在武昌珞珈山的灌木丛离地不及2米的树桠处曾采得一巢,巢碗状,外径约9×10.5厘米,内径7×7.5厘米,巢高约6厘米,巢深约4厘米,巢内有卵4枚,白色,密布赭色和深灰色大小不等的斑点,钝端尤多,卵径平均21.9(21.5—22.5)×16.0毫米。
于镇江(1909年)、宁波(1960年7月14日—16日)等地采集得6只白头鹎巢,平均巢外径11.610.5(11—13×9.5—12)厘米,巢内径7.1×6.5(6.5—8×6—7)厘米,巢高6.8(4—15)厘米,巢深7.1(6—9)厘米。巢呈碗状,以细草茎制成,外敷以茅草花、禾本科叶、树枝、树叶等。其中1巢有5枚卵,呈白色,布以赭紫色斑点,点斑密集钝端。另一巢内有4只雏鸟,上体灰褐色,头部浓暗,飞羽和尾羽未长全,下体羽绒状,呈乳白色(上海自然博物馆)。
1965年5月29日在湖北武昌桂子山采得1巢,内有卵4枚,胚胎已开始发育,卵分别重2.5、2.8、3.0、3.2克。在同一地尚采得3个巢,分别距地面100、150、120厘米,巢外径约16×11、11×10.5、11×9厘米,内径约8×7、8×5.5、8×6厘米,巢深约6、5、5厘米,高约8.5、9、9.5厘米(据黎德武观察)。
柏玉昆(1965)于1963年4月4日在山东南部郑城(118°17′—118°40′N,34°25′—34°57'E)发现一对白头鹎,同年孵出幼鸟3只,当年12月8日离去2只,留下的3只尚见于12月29日。翌年1月3日仅见2只,并于次年6月16日在栗树上营巢繁殖,卵被捣毁后,又在洋槐树上营巢产卵,孵得幼鸟3只。
8月中旬在湖南常德和东安分别采得幼鸟。
在湖南常德于6月中旬采得的1只雄鸟,尾羽正进行脱换。
1963年5月24日采自海南岛榆林的1只雌性幼鸟,整个上体灰褐,头顶浓暗,头侧与头顶同色,两翅暗褐,翅表橄榄绿,尾与翅同色,整个下体羽若绒状,呈白色。1979年7月27日—8月9日采自海南岛乐东尖峰(海拔180—820米)的幼鸟,头顶呈灰褐色;上体更深,并渲染绿色;翅、尾灰褐,各羽外翈缀有鲜明的黄绿色;颊淡灰褐,耳羽带白;整个下体羽若绒,白色;胸浅灰褐;有的腹部至尾下覆羽布以不明显的淡黄色纵纹,有的尾下覆羽呈浅黄色。1979年8月5日及31日分别采自海南岛乐东尖峰和陵水吊罗的2只幼♀♀,灰褐色背部杂以暗灰绿色新羽;前者仅外侧尾羽未换,后者则中央尾羽正进行脱换,其余为旧羽;余体羽与成鸟相似。1979年8月13日采自海南岛乐东尖峰的1只幼♀,头灰褐色,满杂以黑色斑驳;颊淡灰褐;余体羽与成鸟相似,仅外侧尾羽尚未换新羽。1979年9月11日采自硇洲岛的1只幼,与前述幼♂鸟相似,但前头中央以及眼上后方黑褐色。





生境信息

生态 白头鹎活动于丘陵或平原中散生有小树、灌丛的次生林、针竹混交林,也见于村落附近庭园中,或见于针叶林。迄今,仅见指名亚种有迁移习性。性喜结群,常十数只为群集聚枝头叶丛中边鸣叫边觅食;冬季可见二、三十只成群活动在薮丛中。一般仅在相邻的树木间作短距离飞行。不甚畏人。性活泼善鸣,鸣声清婉多变,仿若红耳鹎与黄臀鹎之声调,有如“pi-pi-pi”、“pi-yao,pi-yao”、“piyi-yao”、“pio pici-pici”、“pi-yao,giciqi,kukuli”、“pi-yao,gici-gicigi kuli”、“pioyiyao”、“pi-yaoyi-yao”、“pici-pai-pi”、“picipi olio”(郑作新,1952)。叫声多逐声而降,警叫时常发出如连珠炮的急遽叫声,天敌临头鸣声尤急。在安徽九华山为典型的灌丛鸟类,夏季于山坡灌丛构成优势种,17小时的路线统计平均每小时遇见8.1只,冬季5小时的统计则达3.6只;在针竹混交林带和村落附近为夏季的常见种类,每小时遇见率分别为4.0和6.5只(王歧山等,1978)。
白头鹎的食性在中国多有报道。最早当推邵锦缎(1947)对邵武地区白头鹎的食性分析。此鸟兼食动、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以昆虫为大宗,如金花虫、金龟甲、长角萤(Telephoridae)、夜蛾幼虫及少量蜘蛛、壁虱等;植物性食物有樟、苦梀、蓝靛、酸枣(Spondiasaxillaris)、芸苔(Brassica napus)、甘蓝(B.oleracca)等的叶、果实、种子等。
据周世锷(1958)分析南京近郊采获的白头鹎食性,2—6月的食物以金龟甲、鼻甲、步行甲、瓢甲以及夜蛾幼虫为主。9—12月转以构树(Broussonetia)、苦梀、樱桃(Prunusspp.)、乌柏(Sapium sebiferum)、桑果(Morus alba)、葡萄(Vitis vinifera)的果实或种子为食。
梁启燊等(1958)剖析了280只获自长沙附近的鸟胃,其中大量的胃采自2月和3月,分析结果表明了白头鹎的食性随季节而异。以1月(7只)为纯植物性食物、2月(123只)占99.3%、3月(72只)占78.5%、4月(23只)占37%、逐月递减至5月(4只)几为纯动物性食物,此后复递增,于6月(5只)占80%、7月(7只)占87.1%、8月(1只)占100%、9月(4只)占95%、10月(5只)占96%、11月(11只)占97.9%、12月(10只)占98%植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有梓(Cinnamonum camphora)、石楠(Photina)、梀(Melia azedrach)、女贞(Ligustrum)、卫茅(Eronymus)、棕榈(Traehycaupus excelsa)、桑(Morus alba)、构(Broussonetia)、野山查(Crataegus)、寒莓(Rubus)、野蔷薇(Rosa)等果实以及其它浆果。12—4月见有叶芽、嫩叶、花瓣等。肠内尚见樟、梀、女贞子等种子。动物性食物有鞘翅目昆虫、瓢虫、蚁、蚊、蝇、牛蛇、蜂、蝗虫及其它直翅目昆虫、昆虫幼虫等。此外还有蜘蛛。
于3月(1只)、4月(18只)、5月(5只)、6月(12只)、8月(5只)、10月(14只)、11月(17只)和12月(1只)采自湖南的73只鸟胃,内含物剖见动、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42次)有鳞翅目幼虫和卵、鞘翅目昆虫、蝽象及卵、蝇、螽嘶和螳螂,以及少量蜘蛛。植物性食物(59次)有种子及其它植物碎片(郑作新等,1960—1961,1963)。

国内分布

长江流域以南广大地区,西自四川、云南东北部,北达陕西南部及河南,东至沿海一带,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南及广西西南(留鸟)。偶见于河北、山东。

经济意义

经济意义 白头鹎为长江流域以南广大地区的常见鸟类。春季至夏季间,不同程度地以昆虫为主要食物。例如在南京郊区,2—6月所食各种甲虫、鳞翅目幼虫等农林害虫占90%以上。在湖南长沙自2—5月主要摄食昆虫,其中主要为甲虫、蚊、蝇、牛蛇、蝗虫等各种农林害虫和卫生害虫,兼有少数瓢虫、蜂和蜘蛛等有益种类。在其他地区剖析结果也相仿。植物性食物中各地都发现除吃野果外,尚啄食乌桕、桑果、葡萄、棕榈等野外药用植物和栽培植物等林木的果实。是益害兼有的鸟类。但就其取食益、害虫的频次而言,害虫居多,益虫所占比例不大,应视为农林益鸟,加以保护。在经济林木区受害重的可采取防治措施以防其害。

经济用途

经济意义 白头鹎为长江流域以南广大地区的常见鸟类。春季至夏季间,不同程度地以昆虫为主要食物。例如在南京郊区,2—6月所食各种甲虫、鳞翅目幼虫等农林害虫占90%以上。在湖南长沙自2—5月主要摄食昆虫,其中主要为甲虫、蚊、蝇、牛蛇、蝗虫等各种农林害虫和卫生害虫,兼有少数瓢虫、蜂和蜘蛛等有益种类。在其他地区剖析结果也相仿。植物性食物中各地都发现除吃野果外,尚啄食乌桕、桑果、葡萄、棕榈等野外药用植物和栽培植物等林木的果实。是益害兼有的鸟类。但就其取食益、害虫的频次而言,害虫居多,益虫所占比例不大,应视为农林益鸟,加以保护。在经济林木区受害重的可采取防治措施以防其害。

分类讨论

分类讨论 此鸟有认为与红耳鹎及黄臀鹎有近亲关系。嘴形中等,色黑;翅短,尾相形长而近圆;一致具有黑色冠部。红耳鹎则具羽冠;上体羽色带褐,仅白头鹎沾以黄绿;更为接近的标志是红耳鹎头侧有一红斑,黄臀鹎于下颚基部具一形小的红色点斑,台湾鹎在同一部位有更为微小的同色斑,而此斑不见于白头鹎。红耳鹎的外侧尾羽具宽阔的白色端斑,黄臀鹨端斑狭窄,而白头鹎仅于外侧尾羽内翈先端有不甚明显的浅缘而已。它们不但在形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生态习性也颇相似,连鸣声亦相仿难分。
如果这4个种为近亲种类,白头鹎一台湾鹎,黄臀鹎一红耳鹎当各呈一组,依外部形态各组间更为相似,前者上体主为灰褐而染橄榄色,尾下覆羽不鲜艳;后者上体主为暗褐,无橄榄色渲染,尾下覆羽色彩鲜艳。台湾鸭和黄臀鹎又介于白头鹎与红耳鹎之间,除前述特征外,黄臀鹎的胸带深于白头鹎和台湾鹎,又浅于红耳鹎。从发育特征,有认为台湾鹎和黄臀鸭可能是白头鹎和红耳鹎的过渡种,而且较为原始。
亚种分化 有4个亚种,见于中国的有3个亚种。



引证信息

Muscicapa sinensis Gmelin, 1788, Syst. Nat., ed. 13,1:942(模式产地:中国)。
Pycnonotus sinensis, 郑作新, 1976, 444—4455; Mayr et Greenway, 1960, 9:233—234. Pycnonotus sine-nsis sinensis, 郑作新等, 1973, 122。

检索表文本

1.枕有白羽………………………………………………………………………………………………… 2
枕无白羽……………………………………………………………………… 两广亚种 P. s. hainanus
2.背羽多沾绿,下体黄纹较显………………………………………………… 指名亚种 P. s. sinensis
背羽少沾绿,下体黄纹不显………………………………………………… 台湾亚种 P. s. Formos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