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相思鸟

Leiothrix lutes   Scopoli
   

  470  浏览



形态描述

形态(依据指名亚种的标本)雄性成鸟:上体大都暗灰绿色,前额、头顶及上背绿色较浓;小翼羽黄白色;飞羽暗褐色,向内转为黑褐色;初级飞羽外翈外缘黄色,从第三枚起羽基约三分之一部分朱红色,构成了鲜明的翼斑;次级飞羽的外翈基部橄榄灰色,第一到第四或第五枚中段边缘橙黄色,端部约占羽长三分之二段的边缘漆黑;尾呈叉形,辉黑色;眼先和眼周浅黄色;耳羽浅灰色,前部略带银白色;颊部微黑;颏和上喉鲜黄色;下喉和胸部深橙黄色;腹部淡白,两胁浅黄灰色;尾下覆羽浅黄色。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翼斑朱红色为橙黄色所代替,其他羽色较雄鸟稍淡。
虹膜淡红褐色;雌雄体的嘴同为珊瑚红色;咐踱和趾黄褐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0) 20—23 129—154 11—14 63—74 50—64 23—27
♀♀(10) 20—24 127—150 11—13 60一70 50-58 23—27

鉴别特征

鉴别特征体形大小似银耳相思鸟,上体从头以至尾上覆羽均为暗灰绿色,头顶绿色较浓;两翅具朱红色翼斑;颏至喉黄色;胸部橙黄;腹部淡白;尾下覆羽浅黄色。

大小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0) 20—23 129—154 11—14 63—74 50—64 23—27
♀♀(10) 20—24 127—150 11—13 60一70 50-58 23—27

生物学

生态此鸟栖于海拔900—3,300米间的山地,随季节性变化,稍有垂直迁移。它们常成群活动于常绿阔叶林、竹林或灌丛中,林缘很少见到。在有沟谷的地方,常于清晨到溪沟旁的灌丛中活动。日出后,它们才离开沟谷,飞往较高的山坡去。常在树丛下层寻食,有时亦到树林中层或树冠活动。繁殖季节成对活动,雌雄常形影不离。雄鸟此时鸣声多变,音调悦耳,并常站在灌木顶上,抖动其翅膀,激动地耸起体羽高唱,歌声美妙动听。
1965年5月23日在云南腾冲大塘的山坡灌丛中采得一巢,该巢外层以苔藓、干草和枯树叶组成,内层垫以棕丝;巢离地1.3米,外径110毫米,内径50毫米,巢深60毫米;巢中有三枚卵,呈圆形蛋壳淡蓝色,杂以红色点斑。1979年7月24日,在贵州绥阳县的常绿阔叶林缘竹丛中采得一巢”,建于斑竹枝上,离地1.2米;巢外层以细草根和苔藓编织而成,中层为竹叶,内层垫以须根,并用藤条将巢系于竹枝上;巢呈椭圆形,巢外径96×85毫米,内径76×66毫米,巢高64毫米,巢深56毫米;巢中有卵三枚,呈白色,杂以淡紫色或紫色点斑;卵重2.4—2.6克,卵大小为(20.2×21.7)×16.3毫米。
食物以膜翅目幼虫、双翅目长脚蚊及虫卵、等翅目白蚁等,以及其他昆虫为主,另外还吃大量的植物性物质如种子、草莓、悬钩子种子、果实等。
经济意义相思鸟属鸟类体形矫健玲俐,鸣声幽雅清晰、多变而动听;羽色美丽,是驰名国内外的观赏笼鸟。在笼养条件下,此鸟好活动,很少静站一处,经常上上下下地跳动,只有在唱得高兴的时候,或是雌雄鸟相互整理羽毛时才休静一下。雄鸟在繁殖季节,鸣声特别动听,十分招人喜爱,所以人们喜欢饲养它,每年出口销售量很大;此鸟吃虫对农有益,不宜捕捉;为了合理利用,必须要进行人工饲养、繁殖,以应出口要求。

国外分布
国内分布

西自西藏昌都地区,向东直到东南沿海各地,北自甘肃和陕西等省的南部,南至云南、广西、广东南方各省。

分类讨论

亚种分化 据 Deignan(in Mayr et Paynter,1964),本种计有7个亚种。Ali et Ripley(1972)将 L.l.luteola 与 L.l.falipyga 两个亚种合并,应计6个亚种。郑作新(1976)将 L.l.asdeyi 作为 L.l.lutea 的同物异名,所以仅有5个亚种,除 L.l.kunaiends 外,其他4个亚种在我国均有分布。

检索表文本

亚种检索
1.翼斑橙黄色……………………………………………………………………2
翼斑朱红色………………………………………………………………………3
2. 内侧初级飞羽外翈边缘呈浅橙黄色………………………云南亚种 L. l.yunnunensis
橙黄色翼斑间具一小片朱红色;内侧初级飞羽外翈边缘呈朱红色…昌都亚种 L.l.calipyga
3.胸部和腹部中央浓橙红色……………………………广东亚种 L.l.kwangtungensis
胸部和腹部中央淡橙色带黄………………………………指名亚种 L.l.lu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