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冠卷尾

Dicrurus hottentottus   Linnaeus
   

  176  浏览



形态描述

形态 (据普通亚种,采自北京万花山)
雄性成鸟(繁殖羽):全身羽绒黑色,缀蓝绿色金属光泽;前额、眼先和眼后呈绒黑色毛状羽;耳羽绒黑色;前额顶基部中央着生十多条丝发状冠羽,其基部约1/3处发羽具细小丝状分支;繁殖期间,丝发状冠羽最长者可达112毫米,并披向后颈伸延到上背部;头顶前部两侧羽稍延长侧冠羽;颈侧部羽呈披针状,具蓝紫色金属光泽;枕、后颈、背、肩和腰纯黑色,稍沾金属光泽;尾上覆羽和尾羽纯黑色,尾羽具铜绿色光泽;尾呈叉状尾,最外侧一对末端稍向外曲并向内上方卷曲;翅飞羽及翅上覆羽纯黑色,具铜绿光泽。下体纯黑色;颏部羽呈绒毛状;喉部具紫蓝色金属光泽的滴状斑;腹及尾下覆羽微具光泽。
雌性成鸟:体羽似雄鸟,但铜绿色金属光泽不如雄鸟鲜艳;额顶基部的发状羽冠亦较雄鸟短小。
幼鸟:7月25日采得幼鸟体重85g,全长320mm,体型大小几与成鸟类似。全身羽黑褐或黑色,微沾金属光泽;额顶基部的发状羽最长者22mm;翅和尾黑色,稍沾金属光泽;最外侧一对尾羽端稍外曲并上卷;翅角缘污灰白色;翅下覆羽及腋羽黑褐色,具白色端斑。下体黑色,喉、胸前端和颈侧有数枚披针状滴状斑羽,并略具铜绿色闪光。
雏鸟:测量12只留巢雏鸟:体重45(35—53)g,全长162.9(123—215)mm;体被黑褐色绒毛羽;翅长出初级飞羽,尾部开始长出尾羽,两者均呈笔状羽芽,被着笔状鞘,长达20一28mm,鞘呈灰白色。
虹膜暗红褐色;嘴和跗蹠黑色;爪角黑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24) 88.8 311.2 30.7 171.7 149.6 25.2
(80—100) (289—348) (27—33) (157—182) (135—164) (23—27.5)
♀♀(22) 87.9 305.4 30 165.5 146.9 25.2
(76—110)(283—330) (28—33.5) (154—179) (136—159)(23—26)


鉴别特征

鉴别特征 全身羽毛绒黑色,缀蓝绿色金属闪光;头部额顶具1O余条丝发状羽冠;最外侧尾羽末端向外曲、并向上内方卷曲。

大小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24) 88.8 311.2 30.7 171.7 149.6 25.2
(80—100) (289—348) (27—33) (157—182) (135—164) (23—27.5)
♀♀(22) 87.9 305.4 30 165.5 146.9 25.2
(76—110)(283—330) (28—33.5) (154—179) (136—159)(23—26)

生物学

生态 发冠卷尾为林栖鸟类,在西藏东南部墨脱背崩栖息于海拔1000m以下的热带林区(郑作新等,1987);在贵州活动于海拔350一1100m处(吴至康等,1986);在陕西见于秦岭南坡栖于丘陵以及高山上;在河北省和北京地区,夏季营巢繁殖于西部和西北部山区,在百花山北坡,栖息在海拔700—1500m之间,活动于丘陵及山区高大树林中(蔡其侃,1987);在北京地区首见时间在5月中旬,经过长途旅程,迁徙到达繁殖地区,多数已经配对而成对活动,还常见到成对相互追逐。雄鸟善鸣叫,声音粗厉多变,鸣叫噪杂而喧闹,成对边飞边叫,时而急速向上空飞行,在空中翻腾,尔后快速向低空作“燕式”滑翔。5月下旬解剖雄鸟睾丸膨大,约12mm×8mm,睾丸上血管丝明显;在北京西部山区,发冠卷尾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雌雄亲鸟成对共同筑巢,频繁地轮番衔回枯草、细枝、根系等筑巢材料,这时间就难得听到它的鸣叫声,行动极隐蔽。巢区多选择在林缘靠近草地,在树木顶端向阳的树杈间;根据10个巢的记录资料:巢距地面平均为5.25(2.5—8.5)m,在海拔700—1500m之间,由于在海拔1500m处,仅有一片人工栽培幼林,树高仅3—4m,故在这片幼林缘的巢位,距地仅2.5m,是人迹稀少地带;测量7个巢的数据大小为:外径(140一160)mm×(160一180)mm;内径(90一100)mm×(100一120)mm,巢高83.6(70—100)mm,巢深55.7(50—65)mm;巢呈深盘状;筑巢材料有枯叶碎片,细小枝茎、根须、禾本科枯草茎和叶、细草根、松柏树叶,并以植物纤维、动物绒毛纤维、细根纤维等编织与穿插于巢壁上,再以动物绒毛长纤维加固巢外壁,巢基部通常用少许细树枝作支架,巢内多数无铺垫,仅个别有少量绒毛和脱落残羽,由于多数巢内壁用柔软而较细的植物纤维交织而成,故巢较坚固。每窝卵3—4枚;对12枚卵的测量大小平均为:卵重6.95(6.4—7.5)g,卵径30.5(28—33)mm×21.79(20.5—22.5)mm;卵壳乳白或淡粉白色,满布大小不一的浅赭红色、橙色、淡紫灰色或灰褐色的细点、斑块或渍斑,钝端较密集;雌雄亲鸟共同孵卵和育雏;孵化期15—16天;刚出壳幼雏全身裸露,仅背肩部和头顶部着生一些细绒羽;10龄雏鸟体重38—52g,翅和尾长出笔状羽鞘;雏鸟留巢哺育18—24天,爬出巢外附近枝上,等待亲鸟哺育1—2天后离巢飞出觅食;在北京地区9月上旬开始向平原地区集群觅食,开始南迁越冬区;10月上旬在繁殖区就未能遇到它的踪迹;我们采得标本剖检10胃,胃中只有少数植物种子碎片,多数胃中为大量昆虫碎片,如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多数为农林业有害虫类,是有益鸟类。



生境信息

生态 发冠卷尾为林栖鸟类,在西藏东南部墨脱背崩栖息于海拔1000m以下的热带林区(郑作新等,1987);在贵州活动于海拔350一1100m处(吴至康等,1986);在陕西见于秦岭南坡栖于丘陵以及高山上;在河北省和北京地区,夏季营巢繁殖于西部和西北部山区,在百花山北坡,栖息在海拔700—1500m之间,活动于丘陵及山区高大树林中(蔡其侃,1987);在北京地区首见时间在5月中旬,经过长途旅程,迁徙到达繁殖地区,多数已经配对而成对活动,还常见到成对相互追逐。雄鸟善鸣叫,声音粗厉多变,鸣叫噪杂而喧闹,成对边飞边叫,时而急速向上空飞行,在空中翻腾,尔后快速向低空作“燕式”滑翔。

海拔范围

发冠卷尾为林栖鸟类,在西藏东南部墨脱背崩栖息于海拔1000m以下的热带林区(郑作新等,1987);在贵州活动于海拔350一1100m处(吴至康等,1986);在陕西见于秦岭南坡栖于丘陵以及高山上;在河北省和北京地区,夏季营巢繁殖于西部和西北部山区,在百花山北坡,栖息在海拔700—1500m之间,活动于丘陵及山区高大树林中(蔡其侃,1987);

国外分布

国外分布于俄罗斯,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伊里安岛(新几内亚岛),南抵所罗门群岛,南达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

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于河北,北京,山西南部中条山,陕西,甘肃,宁夏,河南,西南抵四川中部峨眉、西部康定和西南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各省,南至云南西双版纳,西藏东南部墨脱县背崩(夏候鸟)。

分类讨论

亚种分化 发冠卷尾计有31个亚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中国分布有2个亚种。

检索表文本

亚种检索

雄鸟翅长173.6(160—180)mm;尾叉深度在20mm以上(据Vaurie) ………………………………
……………………………………………………………………指名亚种 D.h.hottentottus
雄鸟翅长171.7(157—182)mm;尾叉深度在20mm以下………………普通亚种 D.h.brevirost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