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棘螈

Echinotriton andersoni   Boulenger
   

  307  浏览



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本种与镇海棘螈的主要区别是体背侧各有2纵行瘰疣,内侧1行瘰疣小,
排列稀疏。
形态 依据文献(Stejneger,1907;佐藤井歧雄,1943;中村健儿和上野俊一,1963)。
成体:成螈全长130~190mm。头体宽扁。头大而扁平,近似菱形(包括颈部);口角
后方有三角形突起(为方骨侧突部位);头长宽几相等(头骨宽明显大于头长),头长为躯干
长(颈褶至肛前缘)的1/3至1/2,头侧骨质棱粗糙,不甚发达,始自吻棱、经眼眶上缘、
额鳞弓部位,并与耳后腺相接;头顶部有小纵嵴,其后方有“∨”形嵴。吻端平切;鼻
孔近吻端,位唇缘和吻棱之间;鼻间距小于眼间距,远大于鼻孔至眼的距离;上眼睑小,

其宽度小于眼间距的1/3;耳后腺窄,其长等于眼间距的宽度;犁骨齿列较长,呈“∧”
形,在内鼻孔前方相遇一段距离,其后几平行,后1/3部位分开;舌几呈圆形或椭圆形,
其长约为口宽的1/2~1/3,两侧游离较多,前端和后端游离较少。颈褶不明显。
躯干扁平。整个身体表面(包括喉部和四肢背、腹面的皮肤)粗糙,具大的或小的疣
粒,仅上、下唇和手、足腹面和尾下缘光滑,尾部疣小;背中部有一条骨质脊棱,类似
于头侧骨质棱,沿背中央从枕部向后延伸至尾的上缘;背侧从肩部至尾侧有疖状瘰疣
13~17(15.2,n=46)枚,且排列成行,瘰疣位肋骨末端,肋骨末端不穿过或穿过上述瘰疣
可达皮肤之外,背部瘰疣向后延伸到尾部一段距离;在背中嵴和背侧瘰疣之间还有另一
列较小的锥状瘰疣,每侧约8枚,其瘰疣在肋内的肋突部位。尾长(肛前缘至尾末端)短
于头体长(吻端至肛前缘)。尾侧扁,渐尖,尾末端钝尖;背鳍褶不明显,前段与背中嵴
相连;肛孔短,纵裂,其边缘具横褶或乳突,不隆起,也不膨大;腹鳍褶低钝,位肛后
大约5~6mm开始直至尾末端。
后肢略长于前肢,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重叠;指、趾较短,扁平;指4个,
指长顺序为3、2、4、1;趾5个,基部具蹼迹,趾长顺序为3、4、2、1、5,第五趾不
发育或完全消失;掌、蹠突均无。

表48 琉球棘螈成体量度

Table 48 Measurements of adults of Echinotriton andersoni(Boulenger)
单位:mm
资料来源 Seto,1943(日本:琉球) Stejneger,1907(日本:琉球)
标本号(No.) 3576 1895a 1895b 1459 2456b 67
性别 ♀ ♂ ♂ ♂ ♂
全长TOL 142 169 145 133 166
头长HL 20 22 21 18 22
躯干长TRL 49 58 51 47 57 61*
尾长TL 73 89 73 68 87 77**
头宽HW 19 22 21 19 22 21.5
前肢长FLL 21 27 26 21 27 25
后肢长HLL 23 29 28 23 29 27
尾高TH 5 6 6 6.5 6.5 6.0
* 颈褶至肛前缘。
** 前缘至尾末端。

生活时,体背、腹面均为黑褐色,四肢的掌、蹠部、肛孔周围及尾下缘黄褐色、橘
黄或黄红色,有的个体背部瘰疣、耳后腺、头后侧部位渲染有黄褐色。酒精保存标本的
背、腹面为深褐色;头和体及背两侧的4列瘰疣为灰白色,近似暗象牙色;手、足腹面
及尾下缘浅黄色。
头骨:头骨宽远大于头骨长,约为头骨长的1.23倍,方骨后缘与枕髁几在同一水平
位置。犁骨齿列呈“∧”形,前端会合;前颌骨2,背面观不可见;鼻骨大,介于前颌
骨和额骨之间;额骨大,顶骨较小,额鳞弧较宽,额鳞窝大;上颌骨长,与方骨重叠,
翼骨前端与上颌骨不连接,相距近,其间连以韧带;方骨外侧有一个钩状突。

生物学

生物学资料 据Utsunomiya等(1978)一文报道,该螈一般栖息于100~200m的山区
森林的阴湿地带。常隐匿在落叶层中,亦见于开阔地带的石块下;阴雨天常外出活动。
该螈繁殖季节从2月初到6月底,繁殖盛期可能在3月中旬至4月初,产卵与气候和降
雨有关。卵产在邻近水塘的腐殖质土壤或腐叶上,卵群常被枯叶所遮盖。卵单生,卵群
成堆状;卵粒白色,直径3.O~3.2mm。卵在陆地环境中孵化,孵化后的幼体以弹跳方式
或流水冲击进入水塘或泉水池内发育,在室温饲养情况下从孵化到变态大约需要55~70
天,在室温20℃的条件下需要79~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