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加羚羊

Saiga tatarica   Linnaeus
   

  940  浏览



形态描述

体长100-150cm,头型特殊,鼻部特别隆起,鼻中间具槽,鼻孔呈明显的管状。眼眶突出,耳廓短小,从角基向后侧生出。仅雄性有角,角长20-35cm,向后方伸出。角中下部具粗的横棱,尖端上翘,角呈微黄色,半透明。夏季被毛棕黄色,背中线颜色较深腹部及四肢内侧毛色略淡;冬季通体毛色变浅。

生物学

生境与习性 高鼻羚羊栖息于干旱荒漠草原及半荒漠地区。以禾草类、蒿类及多盐质灌木丛为食,喜干旱环境,能很好地适应严酷冬季。视觉灵敏,善奔跑,时速可达70余km。高鼻羚羊日间活动,常10余只结群游荡,秋冬季节集成较大群作远距离迁移,次年5月左右再迁回夏季栖息地。一雄多雌婚配制,性比约1:4 。每年11-12月发情交配,次年5月产仔,胎仔数1-3仔,多2仔。幼羚1个月后即开始食草,雌性岁末(约8月龄)即可参与繁殖,雄羚次年方成熟。

国外分布

国外分布于蒙古、哈萨克斯坦、土库曼、俄罗斯等地。

国内分布

本世纪初叶至60年代以前,国内在新疆西北部准葛尔盆地、北塔山等地呈不连续分布,迄今已近30年不见踪影。

其它信息

种群现状 现存2个亚种中,俄罗斯亚种(S. t. tatarica)在一次大战结束时几乎灭绝,仅剩不足1000只,到二次大战结束时,其种群数量已恢复到9万只,到1960年,上升到130万只以上,但近十几年来又大幅度下降过半(万自明,1995)。原分布于我国新疆西北部的可能为蒙古亚种(S. t. mongolica),经多次调查,均认为野外已经绝迹。该亚种在40、50年代广布于蒙古西部的湖泊周围。50年代末期,其数量已经下降,到1979年大约只剩下200只(万自明,1995)。也有推测,目前新疆西部中国与苏联边境地区可能尚有极少数残存(高行宜,1991)。

致危因素 1、近数十年来,高鼻羚羊的栖息地已逐步开发变成牧场和开垦为农田;2、高鼻羚羊角是名贵的中药材,长期的过度利用和猎杀,导致其种群消失,如60年代初的大规模捕猎;3、国家之间的边境阻隔,使每年需要长距离迁移的羚羊迁移受阻;4、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地威胁着高鼻羚羊的生存。在1949-1950年冬春交替的季节,整个栖息地的高鼻羚羊大批死亡,其数量锐减50%,1953-1954年的冬季,40-60cm厚的积雪和摄氏零下40度的低温,使伏尔加以西的高鼻羚羊死亡40%。因此经过一个严寒的冬季,雄性高鼻羚羊只有3-4%能够幸存。

饲养情况 新疆木垒县过去曾有人饲养高鼻羚羊20余只,雌羊已怀孕临产,但不幸未能成功。1988年开始从国外引入,首先引入计划在\"甘肃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实施,先后从美国、德国引进10只,除1只运输中死亡外,其余9只生长正常。其他单位也曾试图开展引进项目,未获成功。总的说来,重引进还只是开始,离真正重新恢复野生种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有保护措施 1988年正式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又将其确定为国家 I 级保护动物。有关科研单位自50年代起曾多次组织综合性的或专项考察,均无发现。同时,近20年中,又设法开展重引进项目,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尚在继续中。国际上,濒危物种公约已于近期将本种列为公约附录 II 物种加以保护,防止过度贸易带来的威胁。

保护措施建议 1、我国新疆西北部是该动物的历史分布区,因而在该地区重引入本种进行放养,加以科学管理,有可能逐步使该动物野生种群得到恢复。从已有的饲养情况表明,该动物能很好地生长,加上该动物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故通过引进驯养,建立饲养繁育基地,进而实现将来放归自然的设想是可望成功的。但必须加大力度,加速进行。2、传统中药以及日本、韩国和海外亚裔都信赖传统医药,某些药品对羚羊角的依赖非其他动物角所能替代。必须加强对高鼻羚羊角国内和国际贸易的监督管理,确保本种资源的持续利用,减少现存种群的偷猎压力,这本身也是传统医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